24年前的今天,人類文明留下了黑暗的一頁

人類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步入了文明社會。

那些殘暴的基因是滲透到我們骨髓裏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永遠保持警醒。

1

在人類的歷史上,發生過不少駭人聽聞的大屠殺。

如果只以遇難人數來算,發生在盧旺達的這場“種族大屠殺”並不是最多的。

但是,它之所以令人發指,是因為這是一場距今最近的大屠殺。這場屠殺就發生在1994年——這是人類自以為已經擺脫蒙昧,即將迎來新世紀曙光的前夕——距今也就過去了24年而已。

而且,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裏,就有超過100萬人被屠殺。盧旺達的全國人口,因此減少了1/8。全世界人口,被抹去1/5000。所以,這已經不叫“種族大屠殺”了,而是“種族滅絕”。

2

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盧旺達這個國家。

盧旺達,位於非洲的中東部,全稱為“盧旺達共和國”,是一個內陸國家。

盧旺達的國土面積為26338平方公裏,比我國的海南島小一點吧。盧旺達境內多山,所以有“千丘之國”的稱謂。因為它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所以雖然地處非洲,但氣候還算宜人。

盧旺達在大屠殺爆發前,全國大約有700萬人口,每平方公裏人口超過600人,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

700萬人主要由三個民族組成:胡圖族、圖西族和特瓦族。胡圖族是盧旺達第一大種族,要占到全國人口的84%;排在第二位的是圖西族,占到人口的15%;特瓦族很小,只占全國人口的1%——正是因為它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後來反而逃過了一場滅頂之災。

胡圖族是盧旺達的原住民,而圖西族早先是遊牧民族,但從本質上說,這兩個族群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他們已經長期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有同樣的生活習慣,並且說的是同一種語言。

胡圖族人和圖西族人(圖西族人身材略高)

1884年,盧旺達作為殖民地被劃給了德國,但德國並沒有太管這個地方,盧旺達還是維持一種酋長部落式的形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盧旺達被劃給了比利時。

比利時接過統治權後,一切發生了改變。

3

比利時並沒有像德國那樣進行松散式管理,而是深深介入了盧旺達的統治。

但比利時的統治,在盧旺達呈現出了矛盾的兩面性。

一方面,比利時延續了胡圖族和圖西族隔離的政策,並且進一步固化了階層(原先兩個族群的身份是可以流動的,貧窮的圖西族會成為胡圖族,富裕的胡圖族會成為圖西族):

管理者根據身高、膚色,甚至鼻子和瞳孔的大小,明確區分出了胡圖族和圖西族,而且在1935年,他們用身份證制度,將兩個族群乃至階層牢牢地固定了下來。

階層怎樣分化?那就是人口占少數的圖西族明顯占據統治階層,族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人口占多數的胡圖族基本上被剝奪了資格,淪為了社會底層——1987年,在盧旺達20個政府部長席位中,胡圖族人僅占有4個席位;在國民議會的65個席位中胡圖族人僅占有7個席位;在中央委員會的65個席位中,胡圖族人僅占有兩個席位;15個省中,僅有1個省由胡圖族人擔任省長。

為什麽比利時要扶植人口占絕對劣勢的圖西族,統治人口占絕對優勢的胡圖族?

古今中外,很多殖民者其實都是這麽做的。

為什麽?因為外來殖民者一旦讓人口占多數的族群掌握統治權,自己的地位很可能就會被團結一心的他們推翻,而選擇人口占少數的族群去壓制人口占多數的族群,那個人口占少數的族群反而會對自己死心塌地。

但比利時進行嚴格的階層固化,只是悲劇發生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又表現出了矛盾的另一面。

隨著比利時傳教士大規模進入盧旺達,無論是圖西族還是胡圖族,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信奉天主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開始深入人心。再加上時代的發展,一批經濟作物的引入使得胡圖族農民在生存上對圖西族地主的依賴漸漸減少。矛盾則開始漸漸激化,雙方長期有小規模相互屠殺和報復的行為。

1988年,盧旺達首次出現了胡圖族人擔任總統的政府,但這也引起了流亡的圖西族人的不滿。

1990年,僑居在烏幹達的圖西族難民組織盧旺達愛國陣線(RPF)與胡圖族政府軍爆發了內戰。在周邊國家的調停和壓力下,1993年8月,雙方簽署了停戰協定。

但一紙和平條約根本無法彌合兩個族群之間的矛盾,相反,胡圖族不少政府高官認為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對圖西族人讓步太多。

1994年4月,一場人類歷史上的大悲劇終於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