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撤退之後,英國人幹什麽去了?

可能諾蘭自己都沒想到,一部《敦刻爾克》會在中國引起這樣的爭論。其實只要看過他電影的人,應該能理解他其實只是想展現各種人性,表現在一場大潰敗之後的人性。

也有人問:敦刻爾克之後呢?其實很多法國士兵從敦刻爾克撤退後,隨即在一周內又返回了歐洲戰場。

而英國人呢?他們可能連重返歐洲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他們立刻就陷入了一場煉獄般的苦戰。

這一次,他們沒有任何所謂“坑隊友”的理由了,因為這一次,他們保衛的是他們自己的祖國。

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已經無路可退。

1

1940年6月4日,代號“發電機行動”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落下帷幕。

英法聯軍在那片沙灘上奇跡般地撤走近34萬士兵,這固然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但是,他們也狼狽地把幾乎所有的重武器都留在了沙灘上。

6月4日之後,攤在英國首相丘吉爾面前的,是這樣一本賬:整個英倫三島,只剩下500門火炮和200輛坦克,而空軍只剩下700多架戰鬥機和500多架轟炸機。

敦刻爾克海灘上留下的英法聯軍遺棄的物資(德國人拍攝的照片)

驕傲的英國人,終於被逼到了懸崖邊,而這一切都是他們為自己當初的退讓付出的代價:因為當初和法國一起施行“綏靖政策”,幾個月之內,西歐大陸就已經插遍了納粹旗,英倫三島瞬間成為風雨飄搖下的最後堡壘——而他們現在必須依靠這份慘淡的家底,迎來士氣正旺的納粹德國的最後一擊。

但希特勒還在猶豫。一方面,他知道盡管德軍在陸地上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但面對以海軍立國的英國,他絕對沒有把握在不付出重大傷亡的前提下,越過風高浪急的英吉利海峽,強行登陸英倫三島。

另一方面,他自始至終的主要目標,是東方的蘇聯——盡管雙方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還墨跡未幹。

在這樣的情況下,希特勒迫切地希望能誘降英國政府。

英國會投降嗎?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真的不是沒有可能。

當時英國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勛爵(Lord Halifax)毫不掩飾自己的觀點:“英國已經輸了。”而負責外交事務的副國務大臣理查德·巴特勒(Richard Butler)對當時在倫敦的瑞典外交官說的話更赤裸裸:倘若“條件合適”的話,那麽“任何能夠達成妥協和平的機會都不會被忽視”。

旁觀者也不看好英國人。

時任美國駐英大使的約瑟夫·帕特裏克·肯尼迪(Joseph P.Kennedy)在1940年7月31日向美國國務院報告:納粹德國空軍擁有把英國皇家空軍打得“無法再執行任務”的戰鬥力。

而在法國投降之前一直擔任法國軍隊總司令的馬克西姆·魏剛將軍(Gen. Maxime Weygand)的話更不給面子:“在三個星期之內,英格蘭的脖子就會被擰斷,就像只小雞仔一樣。”

一切的跡象似乎都在表明,英國人不想,或沒法再打下去了。但讓希特勒頭疼的是,他們碰到的不是英國前首相張伯倫,而是現任首相丘吉爾。

丘吉爾的一生無疑也有不少的爭議,但有一個特點,無論他的敵人還是朋友都認同:這個家夥,是個徹頭徹尾的硬骨頭。

“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投降!”這是丘吉爾反復強調的話——他把英國國內可能導致投降的因素一一掐滅,甚至做好了成立流亡政府的準備,反正堅決不投降。

丘吉爾最著名的一張照片

於是,希特勒只能選擇動手。

1940年7月6日,希特勒向德國空軍元帥戈林簽發了進攻英倫三島的作戰計劃。

那就是著名的“海獅計劃”。

2

至少在最初,“海獅計劃”和“海”一點兒關系也沒有。

為什麽呢?因為德國的空軍元帥戈林繼敦刻爾克之後,再次向希特勒拍了胸脯:只需要動用德國空軍的力量,就足以摧毀英國的所有抵抗能力和意志。

戈林的保證確實很對希特勒的胃口:要實施在英倫三島的登陸,必須要先摧毀英國皇家空軍,奪取登陸時的絕對制空權——如果順帶能直接摧垮英國人的鬥志,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德國空軍元帥戈林。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是德國空軍的王牌飛行員

戈林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也是因為他確實對比過雙方的空軍實力:當時德國可以調用的進攻英國的空中打擊力量,為三個航空隊共2669架作戰飛機(戰鬥機和轟炸機各占一半),而英國皇家空軍所有的飛機的數量,還不到德國的一半。

1940年7月10日,英國和德國的第一場空中較量其實已經開始了:那一天,圍繞一支英國的船隊,英國皇家空軍和德國納粹空軍在英吉利海峽上空開始了第一場纏鬥,結果是英國飛機被擊落10架,德國被擊落13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