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撤退,叫敦刻爾克

一部《敦刻爾克》的電影,讓很多人深受感動,也讓不少人雲裏霧裏。

明明是一場大撤退,為什麽會被人銘記,以至要拍成電影?

說簡單,也簡單,因為那不僅僅是一場撤退而已。

1

在法國北部的諾爾省,有一座海港城市。

公元4世紀初的時候,這裏還只是一個坐落在沙灘上的小漁村。到了1067年,這個地方被正式命名為“敦刻爾克”(Dunkirk)——意為“沙灘上的教堂”。

1662年,敦刻爾克正式歸屬法國。因為臨海的特殊位置,這個地方一直是中世紀歐洲各類戰爭爭奪的焦點,但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沒有1940年5月的那場大戰來得有名。

說是一場大戰,但其實是一場大撤退。

但正是那場堪稱“奇跡”的大撤退,讓“敦刻爾克”這個名字,名垂青史。

2

時間,還是要回到1939年9月1日。

這一天的淩晨,納粹德國出動44個師約80萬的兵力,直撲波蘭,正式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僅僅一個月,波蘭宣布投降。

作為波蘭的盟友,當時的英國和法國在幹什麽呢?它們倒也是在9月3日迅速做出反應:同一天內對德國宣戰。然後呢?然後就迅速陷入了沉默。除了法國發動過一次象征性的“薩爾攻勢”外(戰線向前推進了5英裏,占領了大約20個無人村莊),所有的努力,就是在外交上譴責德國,口頭上要求德國撤軍。

英國和法國憑借出色的“表演”,讓這一階段的戰爭獲得了一系列的稱號:假戰,奇怪的戰爭,靜坐戰爭……

但嗜血的狼,是不會因為你假模假樣吼兩嗓子,就會轉身離開的。1940年5月10日,法國和英國最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養精蓄銳的德國人出動了136個師,在3000多輛坦克的引導下,分A、B兩個集團軍群直撲比利時、荷蘭、法國、盧森堡等國,開始全面進攻西歐國家。

這是一次大大出乎法國人意料的進攻——德國A集團軍群竟然繞過了他們認為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在德國“裝甲戰天才”海因茨·古德裏安的率領下,德國的裝甲部隊在法國的色當撕開了一道口子,潮水一般地殺入法國腹地。

1940年5月16日,剛剛上任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緊急飛往法國巴黎,在那裏與同樣是剛剛上任的法國總理雷諾會晤。

丘吉爾後來回憶,在抵達巴黎的時候,法國政府已經在一批一批地燒毀政府文件,準備撤離了。

丘吉爾當時問法軍的總司令甘末林將軍:“我們的戰略後備隊在哪裏?”

甘末林痛苦地搖頭:“我們已經沒有戰略後備隊了。”

而雷諾的回答更直接:“我們已經輸掉了這場戰爭。”

這離德國軍隊發動總攻,才過去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承認“輸掉戰爭”的,是號稱“歐洲第一陸戰強國”的法國。

而隨著法國軍隊的崩盤,一起倒黴的,還有渡過英吉利海峽前來並肩作戰的英國遠征軍。

但打不下去了,還能怎麽辦?

一個字:撤。

3

“撤”這個字,說出來簡單,但做起來,哪有那麽容易?

當時的情況無比嚴峻:

面對德國狂飆突進的裝甲部隊,法國全境已經被打穿,40萬暈頭轉向的英法聯軍被德軍壓縮到了法國西北部。如果他們要避免被全殲的厄運,就只能指望橫渡英吉利海峽,退到對岸的英國。

當時,可以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法國港口有三個,但其中的加來和布倫先後被德軍占領。於是,就只剩下了最後一個港口,那就是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在1939年就成為法國吞吐量第三的大港,擁有7個可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個幹船塢以及8公裏長的碼頭——如果這些設施全能利用,別說40萬軍隊,連同他們攜帶的所有重裝備,都可以在短短幾天裏全部運走。

箭頭為當時德國A、B兩個集團軍群的進攻方向

但這是戰爭時期。

在之前的兩個星期,敦刻爾克遭遇了德國空軍的狂轟濫炸,4個船塢全部被摧毀,8公裏長的碼頭被炸成一片廢墟,事實上,整個敦刻爾克的大半個城區也都被炸毀了。

整個敦刻爾克港口,只剩下了一段可供船只停泊的東堤,長約1200米,用木板搭建,非常簡陋。

從橫渡的路線來看,從敦刻爾克到英國有3條航線:其中Z航線航程最短,只要40海裏,但已被德軍炮火封鎖;X航線55海裏,但這條航線上已經布滿了英軍設置的水雷;最長的Y航線要90海裏,德軍的炮火無法覆蓋,但整整6個小時的航程,船只將完全暴露在德國空軍的轟炸範圍內。

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任何時間留給英國人和法國人了。5月19日,英國的戰時內閣就責成海軍部制訂撤走英法聯軍的計劃,由海軍中將伯倫特·拉姆齊指揮,代號“發電機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