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第4/23頁)

注35 賢良寺位於北京東城區校尉胡同,在明朝時是著名的“十王府”, 清雍正年間是怡親王允祥(康熙十三子)的王府,允祥死後,遵其遺願舍宅為寺,寺於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成。允祥死後謚曰賢,並世襲罔替,寺名由雍正皇帝欽賜,依其謚號取名“賢良寺”。雍正十一年(1733年)於賢良寺內設藏經館,廣集經本,校勘編纂《大藏經》。乾隆二十年(1755年),賢良寺遷建於冰渣胡同(一稱冰盞胡同)路北,正門開在冰渣胡同北邊。移建後的賢良寺面積減少,但仍規模不小,主要建築有山門、碑亭、前殿、正殿、經樓、東西配殿、寮房等。正殿前有兩座碑亭,正殿面闊五間,為綠琉璃瓦歇山頂,懸木額“賢良寺”。其余建築均為大式硬山灰筒瓦頂,還有乾隆皇帝禦書心經塔碑。因賢良寺距皇宮很近,外省官吏進京述職多居於此,如康有為、沈子培、王病山等維新派人物進京時都居住於此,左宗棠進京也多次在此居住。又按,據印嘉佑先生閱稿之後補充:剛解放未建八寶山公墓之前,很多追悼會都在賢良寺或嘉興寺召開(嘉興寺即今廠橋的婦女幹校),“文化大革命”之後才稱為“遺體告別”。

注36 四聯是理發店的名稱。1956年7月,由上海遷京的華新、紫羅蘭、雲裳、湘銘4戶理發店聯合在東城區金魚胡同開業,店名為“四聯理發店”。

注37 天義順,全名天義順京醬園,原名叫天義成,是創建於清代鹹豐年間的老字號。1930年前後,因經營不善,該店轉給了東來順的財東丁子青,於是將“成”字改為“順”,遂為京城著名的清真京醬園。天義順經過丁子青翻修後,門面大為改觀,兼經營得法,宣傳有方,在同行中頗有影響。這就是八面槽金魚胡同西口路北的“五味香”醬園,老北京人叫它天義順。該店以保持特味見長,嚴格選材,操作精細,品種繁多,經常產的醬菜就有30多種。物美價廉,適合當時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注38 煤渣胡同位於王府井大街東側,東起東單北大街,西止校尉胡同,南與北帥府胡同相通,北鄰金魚胡同。呈東西走向。胡同內原有美國聖經會、英文北平《時事日報》,東口北側有基督教青年會舊址。1984年煤渣胡同東口的“中華聖經會舊址”即今北京市基督教教務委員會被確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注39 青年會,即基督教青年會,舊址在東城區東單北大街3號,是一座紅磚砌築的3層小樓,占地360平方米。1911年,由美國人捐建。原會所已全部拆除。青年會借用東單北大街21號原基督教聖經會舊址辦公。

注40 1949年10月25日,北京市軍管會查封“中國”“民生”“軍友”三家反動的私營廣播電台。私營華聲廣播電台繼續播音。1952年6月,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收購華聲廣播電台,從而結束了本市最後一家私營電台。《當代北京大事記》,20頁、51頁。

注41 傅先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關紀新先生引薦給我的,特此致謝。

注42 引自傅耕野:《隨心集》,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注43 松壽,字鶴齡,滿洲正白旗人。以蔭生官工部筆帖式,累遷郎中。出為陜西督糧道。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晉山東按察史。明年調江西,晉江寧布政使。二十四年(1898年)擢江西巡撫。越三載移撫江蘇,歷河南,加尚書銜,所蒞皆稱職。二十八年(1902年)召為工部右侍郎……三十三年(1907年)授閩浙總督。居官垂二十年,不務赫赫名,然律己以廉,臨下以寬,為時論所美。宣統三年(1911年)秋,鄂、湘、江、浙新軍踵變,閩軍乘之,將舉事,使人要松壽,令繳駐防營軍械,斥之,遂決戰,初獲勝,繼乃大挫,憤甚,飲金以殉。事聞,贈太子少保,予二等輕車都尉世職,謚忠節。(《清史稿》卷469,12787頁)

注44 陸鐘琦,字申甫,順天宛平人,本籍浙江蕭山。光緒十五年(1889年)進士……宣統改元(1909年),晉布政史,三年(1911年)擢山西巡撫。到官未逾月,而武昌難作。鐘琦語次子敬熙曰:“大事不可為矣!省垣倘不測,吾誓死職。汝曹讀書明大義,屆期毋效婦仁害我!”又曰:“生死之事,父子不相強,任汝曹自為之。但吾孫毋使同盡,以斬宗祀。”敬熙知父意決,入告母,母曰:“汝父殉國,吾惟從之而己。”……遲明變作,新軍突入撫署。鐘琦出堂皇,仆李慶雲從,麾之弗去,且挺身出,先被戕。鐘琦叱曰:“爾輩將反邪?”語未竟,遽中槍而殞。光熙奔救,亦被擊死。叛軍入內室,其妻唐氏抱雛孫起,並遇害。詔褒其忠孝節義萃於一門,予謚文烈。妻唐旌表。(《清史稿》卷469,12789—127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