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方法:換皇帝!

趙汝愚判定政局亂象非下猛藥不能治愈。他和幾位大臣密謀後,認為趙惇已經失去了在位的合法性,只有推舉嘉王趙擴繼皇帝位,才能打破混亂,更新朝政。問題在於趙惇自己不會出來禪位給趙擴,而趙擴又不是太子,這一套程序沒法完成。趙汝愚決定以政變的方式,請出太皇太後吳氏,直接下詔宣布趙惇退位,趙擴繼位。趙汝愚的政變計劃得到了多位大臣的贊同。

發動宮廷政變離不開守衛宮廷的將領的配合。當時指揮禁軍的是殿帥郭杲。趙汝愚盡管掌握著天下兵權,也需要聯合他解決危機。但趙、郭二人彼此並不熟悉,關系更談不上親近了。趙汝愚怕郭杲到時不配合,很發愁。恰好工部尚書趙彥逾來訪。趙汝愚和他聊起時局,談到傷心處,相對而泣。趙汝愚想起平日裏趙彥逾和郭杲關系不錯,就向他透露了一點政變的意思。想不到,趙彥逾非常贊同發動政變。趙汝愚故意憂愁地說:“只怕到時候郭杲不同意,率軍反對,怎麽辦?”趙彥逾拍拍胸膛說:“我願意去勸說他,知院大人就等著好消息吧。”他決定晚點去找郭杲,第二天再來向趙汝愚復命。趙汝愚著急地說:“此等大事既然已經說出了口,豈容有所耽擱?”的確,政變是流血殺頭的大事,哪還容得你過一天再去辦。片刻的遲誤都可能威脅身家性命。

趙彥逾馬上去辦,趙汝愚緊張得都不敢退回內宅,而是坐在大廳的屏風後,焦急地注視著大門,等待趙彥逾的身影出現。好一會兒,趙彥逾急匆匆地趕來了。看到他那興高采烈的樣子,趙汝愚明白政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至此,政變的關鍵工作只剩下太皇太後吳氏這一關了。政變集團不僅需要吳氏的支持,還需要她按照祖制出面垂簾聽政、廢黜皇帝、新立趙擴。但是吳氏深居慈福宮中,極少與外臣交往,怎麽才能讓她贊成並配合政變呢?趙汝愚與徐誼、葉適等人商量,判斷吳氏也對趙惇不滿,極有可能贊同外臣的安排。問題是找誰去慈福宮裏爭取吳氏?

徐誼推薦了知闔門事韓侂胄。知闔門事是宮中管理宮門的中級官員,通常是由外戚擔任。韓侂胄的母親是太皇太後吳氏的妹妹,所以擔任了此職,可以隨便出入宮廷。由他去做說客的確是再合適不過了。韓侂胄爽快地接受了外臣們的囑托。他也對趙惇的所作所為不滿,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希望建功立業,做一個有所作為的外戚。他不敢怠慢,馬上進入慈福宮,將外臣們的計劃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吳氏,勸吳氏答應。太皇太後吳氏當初答應主持趙昚喪禮就已經勉為其難了,現在聽說要她出面“主持”廢黜皇帝的政變,一口拒絕掉:“既然皇帝不答應,這件事情還能說什麽呢?”

韓侂胄不死心,第二天又到慈福宮再次勸說姨媽吳氏。老太太還是不同意。

正當韓侂胄焦躁無奈地在慈福宮門口團團轉、無計可施的時候,重華宮提舉關禮正好經過,詢問起來。韓侂胄支支吾吾,閃爍其詞。關禮指天發誓說:“韓公盡管直言不諱,關禮如果能夠效力一定幫忙。如果力不能及,也絕不會泄露出去!”韓侂胄就把政變計劃和遇到的困難講了一遍。關禮當即表示要入宮勸說太皇太後。

關禮拜見吳氏後,二話不說,先淚流滿面。吳氏問道:“你這是怎麽啦?”關禮哭著回答:“我是在哭現在朝廷的亂象。即使是聖人在世,也不會料到會出現如此混亂的局面啊!”吳氏生氣地說:“這不是你們這些小臣應該知道的。”關禮力爭說:“此事天下婦孺皆知。今日宰相去位,朝廷所依賴的就只有趙知院了。趙知院早晚也會掛冠而去,到時候朝廷可怎麽辦啊?”吳氏聞言大驚:“趙知院本是宗室同姓,怎麽會同普通大臣一樣逃跑呢?”關禮就說:“趙知院之所以沒有離開,就是因為還仰恃太皇太後您啊!如果您今日不出來主持大計,趙知院無所適從,也只有請去了。知院一去,天下復將如何,請太皇太後三思!”

吳氏被深深觸動了,聯想到韓侂胄之前三番兩次勸自己出面主持內禪,她決定配合群臣的計劃。吳氏嘆氣說:“大臣們想做大事,事順則可。你傳諭韓侂胄,要好自為之,務必仔細。”吳氏決定明日上朝,配合大臣們行動。關禮趕緊傳旨韓侂胄。韓侂胄立即告訴了望眼欲穿的趙汝愚。

當時,星星已經慢慢爬上天空,臨安城中炊煙四起。趙汝愚迅速發動所有力量,完成剩余的政變準備工作。他派人告訴殿帥郭杲和步帥閻仲,讓他們連夜召集所部兵士分別守住南北內宮,以防不測;又通過關禮布置宣贊舍人傅昌朝等摸黑趕制龍袍。至此,政變準備工作全部完成了。現在,趙汝愚反而擔心趙惇突然出現在朝堂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