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國有經濟

隋唐是之後王朝政治制度的奠基者。唐朝參與經濟活動的行政管理部門分別是戶部和工部。戶部所屬四個司中,金部司直接管轄兩京市、宮市等交易之事,直接參與市場活動,算是“大唐兩京貿易集團”(下轄長安、洛陽兩大分公司)的上級主管單位。工部所屬四個司中,工部司管理土木工程,既直接參與建設活動,又負責城市規劃,既當管理者,又當裁判員和運動員,將“大唐建設部”和“大唐建設集團”合二為一了;屯田司掌管天下屯田事務和官員的公田分配,負責全國的國有農場和公田,可謂是“大唐國有農田集團”;虞部司掌管苑囿和國有山林、沼澤、草木,負責全國的國有林場和山地,可謂是“大唐國有山林集團”;水部司(這個衙門名字好,中唐詩人張籍就在這個衙門當過員外郎)管理全國的航運、船只、橋梁、漕運、漁業等等,相當於“大唐船舶、水運和橋梁集團”一類的巨無霸。這些國有企業,如果一定要套行政級別的話,大體上算是司局級。

戶部和工部的這些司,雖然直接參與市場經營,掌握龐大的國有經濟,但主要還是承擔行政管理工作。進士出身的郎中、員外郎們,主要精力放在行政管理上,不太願意參與經營,實在迫不得已要插手經營也往往征發勞役或者“外包”。比如,水部員外郎張籍要去修繕某座橋梁,他就會行文當地官府要求提供勞役,然後委托熟悉的老吏、工匠多用心。張籍本人最多會去造橋現場“視察”一兩次,以示重視。我們似乎可以認為,唐朝政府直轄的國有經濟活動並不活躍。

更直接參與、更熱衷經濟活動的唐代衙門,還是屬於內廷的非行政機關,比如各寺、卿、監。

比如唐代有將作監,掌管宮室建築和宮廷各種需求器物的打造。將作監集中了數量可觀的熟練工匠,制造小到象牙雕刻,大到皇帝出巡的龍船等產品,至於漆器、兵械、碑刻等等更是他們的主要產品。將作監相當於“大唐宮廷物資集團”,最高長官也叫將作監,從三品,級別一下子從司局級上升為了部級(最有名的將作監,可能要算熱播電視劇《神探狄仁傑》裏的沙爾汗了)。其助手將作少監是從四品下,下轄官署的負責人的級別則迅速下降為八九品。總之,將作監沒有行政管理的職能,完全從事經濟活動(雖然主要客戶是皇室),市場活動活躍,級別也大為提高。

與之相似的還有古老的少府監,工作內容與將作監相似,但更為精細,主要負責供應皇帝的私人器物、後妃們的服飾以及宗廟儀器等,相當於“大唐宮廷工美集團”,主管少府監也是從三品,將整個衙門的級別提升為了部級。少府監除設有中央各官署外,還兼管諸治監、鑄錢監、互市監。諸治監、鑄錢監建造在外地有礦山,尤其是有銅礦的地方,冶金鑄幣,可算是“大唐冶金工業集團”、“大唐造幣總公司”,因為負責人由所在地的都督、刺史兼任,所以級別不一,大體在部級和司局級之間。而掌管與藩屬國貿易的互市監,類似於“大唐進出口總公司”,因為負責人是從六品下,副手級別是從八品下,因此級別不高,略低於司局級——可見唐朝對外貿不重視。

此外,唐朝還有與水部工作內容相似的都水監,負責水道疏浚、渡口溝渠的監管,類似於水部的執行機構,可又是一個獨立的衙門,不歸水部管轄。都水監的級別在中央諸卿寺監中是最低的,長官是兩個並列的都水使者,只是正五品上的司級幹部。機構也很小,主要是在各個渡口設置的令、丞,類似於後代的“某某管理處”,他們只是九品小官而已。

這麽看起來,似乎唐朝的國有經濟不太發達,其實不然,唐朝還有強大的“大唐鹽鐵轉運集團”,由鹽鐵轉運使負責。

鹽鐵轉運使由轉運使、鹽鐵使兩個職務合並而成。唐朝繼承鹽鐵專賣制度,壟斷食鹽、冶金和茶稅等,設置了專門的鹽鐵使;轉運使則負責漕運轉輸,主要任務是把東南地區的鹽利茶稅等運輸到關中地區。唐中期後,鹽鐵使、轉運使合並成一個職務。鹽鐵專賣利潤豐厚,是唐朝的主要收入。“通天下之財,而計其所入,總一千二百萬貫,而鹽利過半”(《舊唐書·食貨志下》)。可以說,單單“鹽鐵轉運集團”一家國有企業支撐了大唐王朝的財政收支。

唐朝的這個框架,沿襲到宋朝之後。到明清時期,皇權專制加強,宰相為首的行政機關在萎縮,外朝和內廷的機構有合並的趨勢。都水監在明朝並入了工部,將作監、少府監並入了清朝的內務府。清朝的內務府,集合了大量內廷機構,內部各衙署直接參與經濟活動,滿足宮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