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株連滿門抄斬

劉徹很著急,不知道之後怎麽壓制住衛青的勢力。他寧願許多軍事行動起用別人,也不願起用衛青重掌軍權。衛青很聰明,幹脆請病假,之後不怎麽上朝了,進一步地韜光養晦。劉徹不怎麽放心,在第二年(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以衛青的兒子宜春侯衛伉犯法為名,削去衛伉的爵位。幾年後,衛青的另兩個兒子陰安侯衛不疑、發幹侯衛登因為獻給朝廷的助祭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夠,被漢武帝削去爵位。至此,衛家“一門五侯”事實上只剩下衛青孤零零的一個長平侯了。衛青的“病情”隨之越來越重,不怎麽過問家門之外的事情。

元封五年(前106),一代名將衛青去世。漢武帝也為衛青舉辦了風光隆重的葬禮,命人在茂陵東邊為衛青修建了一座像廬山(匈奴境內的一座山)的墳墓,給予和霍去病同樣的待遇。

衛青死後,長子衛伉繼承了長平侯的爵位,但衛家的權勢已不能與十多年前相提並論了。但衛家依然是西漢王朝權勢最旺的大家族。因為這個家族崛起的另一大支柱: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的地位巋然不動。衛家在後宮的地位也是衛家的地位。更值得一提的是,衛青的姐夫公孫賀出任了丞相。這就給衛家的權勢增添了不少的光芒。

劉據是衛青的外甥。衛青、霍去病死後,劉據就是衛家最重要的權勢人物了,更是衛家的大希望。只要劉據登基,衛家的權勢起碼能繼續幾十年。漢武帝劉徹二十九歲的時候好不容易才有了第一個皇子,也就是劉據。他格外珍惜劉據,努力將劉據培養成合格的接班人。劉據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學習認真,能力出眾,表現出了接班人的品質。

劉據一天天長大,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劉據的政治行情“看漲”就意味著衛家的政治行情“看漲”。劉徹終生致力於鞏固皇權,對於外戚家族與太子的緊密聯系打心底裏沒有好感。所以,他對於是否要傳位給劉據,心中有了一絲陰影。

有人說,兒子總比外甥要親。劉據會向著劉家,不會向著衛家的。漢武帝劉徹也這麽想,可他漸漸地發現劉據這個兒子並不怎麽向著自己,反而是在許多問題上和自己唱反調。這讓做父親的很惱火。劉徹獨尊儒術,他給兒子找的老師都是儒生,教的也是儒家思想,結果認真學習的劉據精通儒家知識,性格仁恕溫謹。而劉徹只是表面推崇儒學,內心是將儒家作為統治工具。劉徹真正崇尚的是絕對的權威和強權,儒學有用的時候拿來裝點門面,沒有用的時候毅然棄之不用。小劉據沒能真正體會老父親的苦心,嚴格按照儒家理論辦事,父子倆在政治理念上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漢武帝連年用兵、對外征戰,運用強權削藩罷侯,征收繁重的賦稅。劉據在這些問題上都不贊同父皇的做法。漢武帝慢慢老了,覺得兒子不像自己,更擔心兒子沒有駕馭天下的能力。

皇後衛子夫看著兒子和丈夫之間的隔閡,心裏著急。衛子夫能夠做三十八年皇後,除了和衛青一樣謹小慎微、恭謹謙和外,還在於她遇事有主見,能夠向別人施加影響來實現自己的目的。比如,衛子夫知道衛青的幾個兒子不成才,怕他們風頭太盛出問題,多次請求丈夫劉徹不要封賞衛青的兒子,以退為進,實際上是保護自己的侄子。現在,衛子夫看到兒子老違背丈夫的意思,就經常勸誡兒子:“作為太子,你要經常揣摩父皇的心思,理解父皇的意圖,按照父皇的要求去做,不能擅自做主,做一些與父皇的想法不一致的事,比如平反冤獄。這本是你父皇制造的冤獄,你卻給予平反,不是否定你的父皇嘛!”可惜,劉據沉溺於儒家說教太深,對母親的忠告聽不進去。

劉徹對劉據基本上是滿意的,但是對劉據在很多問題上頂撞自己深感不快。他曾經語重心長地對劉據說:“我做的很多事情,你都不贊同。但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將來能夠安享太平!”可惜劉據“身陷”儒學說教,中毒太深,依然在若幹問題上與父皇唱對頭戲。

衛青死後,劉據失去了重要的外朝屏障。劉徹對劉據很無奈,但根本沒有想到過撤換太子的問題。然而,劉徹和劉據這對父子之間最後還是爆發了兵戎相見的血腥政變,血染長安城,史稱“巫蠱之禍”。

所謂巫蠱,就是利用紮木偶、下咒語等迷信手段,陷害他人。漢朝法律嚴厲禁止巫蠱,劉徹本人對巫蠱深惡痛絕。父親劉徹進入晚年後,身體越來越不好,更加對巫蠱敏感。他住在長安的時間越來越少,長年累月逗留在離宮甘泉宮中。父子見面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本來心理就有小疙瘩,現在因為疏遠惡化成了心理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