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太史公說:我每次讀《虞書》,讀到舜、禹、臯陶君臣互相告誡,只有常常想到天下安危,才接近平安;而左右的輔佐大臣不好,所有的事業都會垮台敗壞的文字時,沒有一次不流淚的。成王作《周頌·小毖》詩,檢查自己譴責過失,為那家族的危難深深地感到悲哀,可以說這不是小心謹慎、擔驚受怕、善始善終、守成家業的君主嗎?有道德修養的人不因為窮困才修養德性,或志得意滿就拋棄禮義,而在安逸的境遇中能思念當初創業的艱難,在安定的環境中能想到開始的不容易;生活在幸福當中,不忘歌唱吟詠勤勞困苦的詩篇,不是有崇高道德的人誰能像這樣啊!古書傳文上說:“統治安定大功告成,禮樂制度才能產生。”天下做人的道理越深刻,他的品德修養越高,他認為歡樂的事物越特殊。水滿了不減少就流淌出來,充盈了而不能把握就會傾倒。一般地說,創作音樂的目的,是用來節制過分逸樂的。有道德修養的人把謙虛退讓作為禮的要求,把減損過高的欲望作為樂事,音樂的實質大概就是像這樣的吧。認為州與州不同,國和國特殊,人的性情習俗不相同,因此廣博地采集各地風俗人情,協調配備音律,用來彌補政治的短缺,移風易俗進行教化,幫助推行政治教育。天子親自在明堂觀看民歌演奏,可使所有的百姓都除掉邪惡汙穢,有選擇地吸收音樂精神,來培養自己的性情。因此說整理好《雅》《頌》的音樂,那麽,百姓就走正道了,響亮高亢的音樂演奏起來,將士就振奮,鄭國、衛國的靡婉小曲一演奏,人的心意就迷亂了。等到把音樂和諧協調以後演奏,飛鳥走獸也全會感動,何況心裏裝著五常人倫、具備愛憎情感的人呢,這是自然的情勢吧?

治民的原則破壞短缺,鄭國靡亂音樂就流行起來了,諸侯國君為了在鄰近州郡顯示聲望,爭著欣賞鄭國的音樂來互相攀比高低。自從孔子不能和齊國的歌女一起在魯國並存以後,雖然退居整理音樂用來誘導世人,作五章詩歌來譏刺當時社會政治,還是沒有辦法使民風轉化。慢慢衰敗到六國時代,人們隨波逐流,沉湎逸樂,於是一去不回頭,最後喪失自身生命,宗族被毀滅了,國家也被秦吞並了。秦二世更是把音樂作為娛樂。丞相李斯進言勸阻說:“放棄《詩》《書》不讀,用盡心思去享受聲色,殷商時的祖伊擔心害怕的就是這個啊;輕視積累這些細小的過錯,放縱心意整夜歌舞,這是紂王滅亡的原因啊。”趙高說:“五帝、三王各自的音樂名稱不同,表示不互相沿襲。上自朝廷君臣,下到人民百姓,就是要能交往歡欣喜悅,相處情意殷勤,除了這音樂和睦喜悅的情感就不能溝通,散播的恩澤不能流行,也就是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氣,考慮時代選擇音樂,何必要有華山的M耳馬然後才走遠路呢?”秦二世胡亥認為是這樣的。

高祖路過沛縣作了一首帶三個語辭“兮”的《三侯之章》(即《大風歌》),讓兒童學唱這首詩。高祖逝世,下令沛縣用這首詩四時演唱,祭祀祖廟。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時代都沒有任何增加更改,就是在專門的樂府裏也是照常演習重復舊曲罷了。到當今皇上登臨帝位以後,作郊祀詩十九章,讓侍中李延年按順序譜曲歌唱,任命李延年作協律都尉官。只貫通一部經書的專家不能單獨弄懂這十九首歌辭的意思,全部貫通五經的專家,互相討論研究講解反復誦讀它,才能貫通理解其中的意義,多數是雅正的文字。

漢朝規定用正月上旬辛日祭祀甘泉宮太一神,從黃昏時起,夜間開始祭祀,到第二天天明才結束,祭祀的時候常常有流星劃過祠壇上空。安排僮男僮女七十人一起合唱。春天唱《青陽》,夏天唱《朱明》,秋天唱《西皞》,冬天唱《玄冥》。這些歌辭,社會上大多都有,因此不作論載。

又在武帝元鼎四年,曾在渥窪水中得到神馬,又再次編曲作成《太一之歌》。歌辭說:“北極太一星的貢獻啊,天馬下到人間,渾身沾著血一樣的汗水啊,嘴裏吐著紅色的泡沫。馳騁從容不迫啊,擡腿就跨過一萬裏,現在什麽能配得上啊,只有龍是它的伴友。”後來征伐大宛得到千裏馬,馬名叫“蒲梢”,再次編寫出一首歌。詩歌說:“天馬來啊,西面極遠的地方,經歷了萬裏路啊,歸順有仁德的皇上。承受上天的神靈威嚴啊,降服外國,渡過流沙大漠啊,四夷都來降服。”中尉汲黯進諫說:“一般稱王的人制作音樂,上面用來承接祖宗的恩德,下面用來教化億萬百姓。如今陛下得到幾匹馬,作詩用來歌唱,還要協調用於祖廟祭祀,先帝和老百姓哪裏能理解這種音樂的意思呢?”皇上沉默不高興。丞相公孫弘說:“汲黯誹謗聖上的命意,應當誅殺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