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四 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屈原,名平,和楚國王族同姓。擔任楚懷王的左徒。屈原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深明國家安定與動亂的道理,擅長辭令。屈原在朝內就和楚懷王商議國家大事,以便頒發號召命令;在朝外就接待賓客,應付諸侯。楚懷王十分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屈原職位相等,為了爭奪寵信,因而內心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楚懷王指派屈原制訂法令,屈原剛起草,還沒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見了,想奪取這份草稿,屈原不給。上官大夫因此誹謗他說:“大王委派屈原制訂法令,眾人沒有誰不知道的。每頒布一項法令,屈原就誇耀自己的功勞,認為‘除了我,沒有人能做得出來的’。”懷王因此惱怒地疏遠了屈原。

屈原痛惜懷王聽聞這樣閉塞,讓讒言諂媚蒙蔽了明智,奸邪歪曲傷害了公道,使端方正直的人不為世俗所容,所以憂愁深思而寫成了《離騷》。所謂離騷,就是遭遇憂患的意思。上天,是人類的始祖;父母,是人類的根本。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會反思本原。所以,勞苦疲倦到極點的時候,未嘗不呼喚上天;極度傷痛慘惻的時候,未嘗不呼叫父母。屈原品行正直,竭盡忠心和智能來事奉他的國君,而讒邪小人卻從中挑撥離間,這處境可說是困窘到極點了。誠信卻受猜疑,忠直卻遭誹謗,怎能沒有怨憤呢?屈原寫作《離騷》,大概是因為怨憤而產生的。《國風》中的詩雖然流露出愛慕美色的情調,但不至於淫穢;《小雅》裏的詩雖然抒發了幽怨譏諷的感情,但不至於暴亂;像《離騷》這首詩,可說兼有《國風》《小雅》的長處了。在《離騷》中,從上古稱述帝嚳的事跡,至近代稱道齊桓公的霸業,對中古表述湯、武的事功,用歷史來譏刺時政。闡明道德的廣博高深,治亂的同條共貫,無不詳盡體現。他的文字簡約,他的言辭含蓄,他的心志高潔,他的品行廉正。他運用文詞擬寫的雖是細小平凡的事物,而旨意卻極其博大,列舉的雖是眼前事例,而體現的思想意義卻非常深遠。他的心志高潔,所以稱道的都是芳香的事物;他的行為廉正,所以死也不為世俗所容。他遠離汙濁的世俗,在汙泥濁水之中自我洗滌,像蟬脫殼那樣擺脫汙穢,而遊離於塵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汙垢,清白高潔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推論這種崇高的心志,就是跟日月爭輝,也是可以的。

屈原已經被貶,此後秦國打算攻打齊國,齊國跟楚國合縱相親,秦惠王憂慮這件事,就派遣張儀假裝離開秦國,帶了豐厚的禮物去投靠侍奉楚國,說道:“秦國很憎恨齊國,齊國跟楚國合縱相親,楚國如果確實能跟齊國斷交,秦國願意獻出商、於一帶六百裏土地。”楚懷王貪心地聽信了張儀的話,就跟齊國斷交,並派遣使者到秦國去接受土地。張儀詐騙楚國的使者說:“我張儀跟楚懷王約定的是六裏,沒有聽說過六百裏。”楚國使者憤怒地離開秦國,回國報告楚懷王。楚懷王惱怒,大肆興兵攻打秦國。秦國出兵迎擊楚軍,在丹水、淅水一帶把楚軍打得大敗,斬殺八萬楚兵,俘虜了楚軍將領屈,乘勢奪取了楚國漢中一帶地區。楚懷王就出動全國兵力,來深入攻擊秦國,在藍田交戰。魏國聽到這個訊息,發兵襲擊楚國,一直深入到鄧邑。楚國軍隊恐懼,就從秦國撤軍回國。而齊國終因惱怒而不肯援救楚國,楚國大為困迫。

第二年,秦國要割讓漢中地區跟楚國議和。楚懷王說:“我不希望得到土地,而希望得到張儀才稱心。”張儀聽後,就說:“用我一個張儀卻抵得上漢中之地,我請求到楚國去。”張儀到達楚國,又用豐厚的禮物賄賂楚國的當權大臣靳尚,還在楚懷王的寵姬鄭袖面前編造花言巧語。楚懷王竟然聽信鄭袖的話,又釋放了張儀。這時,屈原已被疏遠,不再在職,他出使齊國,等到回國後,就向楚懷王進諫說:“為什麽不殺張儀?”楚懷王後悔了,派人追捕張儀,可是沒能追上。

這以後,各諸侯國共同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斬殺楚將唐枺。

當時,秦昭王跟楚國結為姻親,想要和楚懷王會晤。楚懷王打算前往,屈原說:“秦國是虎狼一樣的國家,不可相信,不如不去。”楚懷王的小兒子子蘭勸楚懷王前往:“為什麽要斷絕秦王的友好!”楚懷王終於出發了。一進入武關,秦國的伏兵就斷絕了楚懷王的退路,就地扣留楚懷王,要求割讓土地。楚懷王惱怒,不肯聽從,逃奔到趙國,趙國不接納他。他又回到秦國,終於死在秦國,然後歸葬楚國。

楚懷王的長子楚頃襄王繼位,用他的弟弟子蘭擔任令尹。楚國人都責怪子蘭勸楚懷王到秦國去而不得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