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序

王東平自1994年考入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後,選定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為研究重點。回疆為清代對今新疆天山以南地區的稱謂。包括今新疆全境的廣義的西域地區,自遠古時代起就是東西各民族與文明的交匯處。西域的古代居民中,既有源自東亞的蒙古人種,也有來自遙遠西方的印歐人,甚至還有膚色黝黑的南亞土著人成分。先秦時代的玉石—絲綢貿易是中原與西域經濟文化聯系的重要內容。

在中古時代,西域地區的政治歷史與居民成分經歷了復雜的變化。在鐵勒阿跌部統治下的回鶻人敗於唐努山區的黠戛斯人後,其大部於840年從漠北草原遷居今天山東段南北地區,形成了高昌回鶻,統治區及於天山地區的鐵勒、西突厥余部,使突厥語成為西域地區的強勢語言。黠戛斯人滅亡回鶻之後,並未在回鶻故地久居。契丹興起前後,在漠北占據統治地位的大約是阻蔔部,即穆斯林史料中提及的Yapaqu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國後不久,便率兵橫穿漠北高原西征,遼軍越金山而南,高昌回鶻成國遼朝屬部。金朝建立後,遼皇室遠裔耶律大石率契丹殘部經漠北至中亞,建西遼,統治西域近90年,其中包括高昌回鶻。13世紀初葉,西遼末帝直魯古失國,帝位為乃蠻可汗屈出律所篡。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國後,占據天山東部的高昌回鶻與海押立的哈剌魯部先後降附蒙古。此後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及其子孫逐漸控制了整個西域。14世紀中葉蒙古帝國開始瓦解,察合台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察合台汗國逐漸落入突厥化的蒙古巴魯剌思氏貴族帖木兒及其子孫手中,東察合台汗國仍為察合台後王所據,而蒙古高原西部及塔爾巴哈台山脈地區則為斡亦剌惕—瓦剌人(即西蒙古人)控制。

與上述復雜的政治史的變遷相應,西域的文化面貌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天山南麓龜茲—焉耆綠洲原先操吐火羅語的居民,和塔裏木盆地西南緣伽師—和田綠洲操中古東部伊朗語的塞種人,均逐漸放棄了自己母語,改操突厥語。而曾經在西域居統治地位的佛教,以及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流行的摩尼教、祆教、聶思脫裏教漸次消失,來自西亞的伊斯蘭教成為西域的主要宗教。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平定回疆後,政令伸及於此,與當地的傳統習慣法共存,回疆的法律呈現出不同文化碰撞的顏色。

探索任何課題都可以有不同的切入點,研究清代回疆法律制度也不例外。但如欲在此論題上深入研究,無論如何也不能回避新疆—西域研究、史學研究、法律史研究和伊斯蘭學這幾個學科的學術傳統。王東平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正如其本人在其書前言中所述,此“課題屬民族法制史的範圍,兼跨史學、法學、民族學諸多領域,需要采用多種學科的研究方法。歷史學方法要求盡可能地挖掘文獻史料,包括档案、少數民族語文、外文資料中新的內容,追根溯源。法學研究方法要求利用法學理論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典型案例進行法學意義上的分析,透過法律條文本身更深地理解其社會意義。回疆地區自古為東西方文化匯合地,名物制度語源復雜,還應采用歷史語言學的方法,揭開掩於其上的面紗,探尋其歷史淵源及文化蘊含。民族學研究方法則要求利用民族社會調查資料,研究其法律觀念、民族習慣法等問題”。

王東平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即師從新疆大學魏長洪教授,為新疆—西域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考入南京大學選定回疆法制為研究重點後,即仔細制定了學習研究計劃,在中國史、法律史與伊斯蘭學諸方面刻苦努力。獲博士學位後,又赴北京師範大學在白壽彝先生指導下從事博士後研究。在吸收各校治學傳統的長處的基礎上,積近十年不懈努力,他成為具備研究此課題素質的學者。

從新疆—西域研究的角度切入,研究此課題時界定“回疆”的概念是首先應做的事之一。“回部”或“回疆”的概念至少可以追溯至元末。按明代新疆學者朵豁剌惕氏迷兒咱·祃祃·海答兒(MīrzāMuhammad Haidar Dughlāt,1499—1551)所著《拉希德史》(Tārīkh-i Rashīdī)記載,14世紀40年代中期察合台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之後,東察合台汗國的轄境包括“畏兀兒地”(Uighuristan)和Manghlai Sūyah兩部分。兩其中之後者Manghlai Sūyah,《拉希德史》史釋為“向陽地”。《拉希德史》的英文本注釋者埃裏亞特(N.Elias)花費很長篇幅試圖解釋這個地名的語源。其實Manghlai Sūyah為蒙古語,其中之前者Manghlai在《元朝秘史》中音譯為“莽來”等,原意為“額”,轉義為“前鋒”。而sūyah顯然為波斯文音譯蒙古語sübä(意為“邊界”、“邊墻”)之筆誤。在波斯語中輔音字母詞中形-b-若將其底座之下之一個音點誤添加一個,則成為-ya。而波斯文詞末輔音-h往往表示短元音-a。質言之Manghlai Sūyah應訂正為Manghlai Sūbah,其意義並非為“向陽地”,而是“前方之邊界”。《拉希德史》的作者海答兒雖然是蒙古人後裔,但因世居中亞,已不知此地名的原意,僅憑世代傳說了解,難免以訛傳訛。而當代學者若將自己屬限於海答兒釋義的圈子裏,不另辟蹊徑,自然很難破解其義。“回部”的地理概念存在了很長時間,在18世紀的俄文、德文文獻中,有時沿用中亞穆斯林的術語,稱“小布哈拉”(МалойБухарии)。此外漢人的傳統術語“南路”(НанЛу),也為人廣泛使用。近當代有些西方學者有時在喀什噶爾(Kashghar)這個地名附加拉丁文表示地點的詞尾-ia,成為“喀什噶裏亞”(Kashgharia),泛指整個“回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