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態·三‖

張之洞的“難言之隱”

張之洞是清末廢除科舉的急先鋒。

早在1895年,與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初次見面,他對教育改革的意見便令對方佩服。1897年末,他派姚錫光赴日本考察“其國立學、練兵,興革之由,訓練之法”,似已有廢除科舉的謀劃。1898年,他所著《勸學篇》被光緒皇帝欽命刊發全國,儼然作為維新運動的指導性文章。但是,變法失敗,他謹守“政治正確”(此為洋話,中國話叫“明哲保身”)的信條,再不敢輕易吐露與康、梁等“維新派”相同的意見,盡管其立論基礎大相徑庭。

而到了1901年,風向再變,連皇太後都已認可廢除八股,那麽,前此未竟之“妥議科舉新章”的話頭,遂又可以重新提起了。於是,身為湖廣總督的張之洞,聯合兩江總督劉坤一,發起“江楚會奏”,建議“酌改文科”。於是,張之洞成為近代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入京前,在地方力倡教育改革;入京後,任大學士,派管學部,主持教育改革)。

然而,張之洞力倡廢除科舉,並非全無阻力,而此種阻力,又不可徑以“保守”“反動”名之。比如,1904年的甲辰會試,是中國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其時,張之洞正大力推進廢除科舉。之洞侄婿林世燾,在此屆考試中以候補道身份考中進士,世燾本欲“請歸原班”(補一個部省的實缺),之洞聞信,乃一日內連發五封電報,嚴責世燾,命其無論如何,一定要考取“館選”,即入翰林院。

這個故事說明什麽呢?說明兩個問題。一、張之洞素以自己中進士、點翰林,是純粹讀書人為傲,不太瞧得起非“正途出身”及沒有學問的人。若論出身正、有學問,天下之大,誰比得上翰林學士?以此,他要勸侄婿努力躋身翰林院。二、他認為廢除科舉之後的情形並不樂觀,生怕再有反復,侄婿因“誤入歧途”而影響日後的發展。

事實上,在廢除科舉後一段時間,對於“學堂”“留洋”出身,舊日士大夫乃至一般輿論並不引為榮耀。一生欲作“帝王師”而不得的王闿運,於1908年特授翰林院檢討,嘗贈詩張之洞,對“新學後進”大加調侃,詩曰:“愧無齒錄稱前輩,喜與牙科步後塵。”(按,“齒錄”,指科舉時代同榜中試者匯刻之姓名籍貫三代履歷,即同年錄。“前輩”,後入翰林院者對先入者的尊稱。“牙科”,謂學制改革後,“海歸”學者亦可獲舉人進士頭銜,其中有海外大學醫科畢業生;闿運特標以“牙科”者,則有意引人發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