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這就是晉文公(第3/4頁)

大家夥兒一看,怎麽回事?這麽多年了,吃苦受累冒風險,老狐向來都是談笑自若,怎麽如今事業要成功了,反而哭了?

重耳一愣,怎麽舅舅說這些話?我對不起誰也不能對不起舅舅啊。當時重耳也挺激動,手裏拿著那兩塊璧,哽咽著說:“舅舅,我錯了,我認錯還不行嗎?這些破衣爛衫都帶回去,今後教育兒女。我發誓,我要是今後嫌棄您老人家,對不起兄弟們,就像這兩塊璧一樣不得好死。”

說著,重耳把兩塊璧狠狠地投進了黃河。狐偃想攔,可惜沒攔住,心裏罵:“兔崽子,那是我的,你當然不心疼了。”

不管怎樣,破衣爛衫鍋碗瓢盆算是留住了,大家聽了重耳的誓言,心裏更加有底了。

幹革命要跟對人。

【重耳歸來】

這時的晉懷公,只能用眾叛親離來形容。

秦軍順利渡河,河對面,已經有些消息靈通人士在迎接重耳的歸來。

隨後,秦軍一路推進,所過的令狐、臼衰、桑泉,都是不戰而降,主動送老母雞送臘肉給秦軍。

到這個時候,晉懷公才知道秦國人和重耳已經打過來了。怎麽辦?出兵迎戰。

原本,晉國國內最能打仗的是韓簡和欒枝,可是這哥倆都閉門不出。沒辦法,只能呂省和郤芮這老哥倆親自率軍出征了。

於是,呂省和郤芮率領晉軍進駐廬柳(今山西省臨猗縣境內),阻擊秦軍。

戰爭就在眼前。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想打仗。或者說,所有人都不想打仗。

秦國人不想為一個晉國人去拼命,即便秦穆公想。而晉國人更不想打仗,誰願意為了晉懷公這樣的人去死呢?

兩軍從一月對峙到二月,秦軍這邊問題不大,晉軍那邊就開始有人逃跑。

“出擊吧。”秦穆公召集戰前會議,決定主動出擊。

“主公,依我看,不用打仗,直接勸降就行了。”狐偃說話了,他不希望打仗,因為這一仗下去,如果秦軍敗了,大家就還要回去吃二茬苦;如果晉軍敗了,那秦國今後還不騎在晉國頭上拉屎?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打。

“行嗎?”秦穆公問。

“先禮後兵啊,不行再打也來得及。”

就這樣,公子縶和胥臣作為勸降使者,前往晉軍大營。

呂省和郤芮正難受呢,打吧,士氣這麽低,手邊又沒有大將,基本上沒有贏的道理;撤吧,又沒法撤;這麽熬著吧,還擔心有人會不會把自己宰了去對面請功。這個時候聽說秦國來人談判了,立馬準備好酒好茶,外帶兩張笑臉。

“最後通牒,最後通牒,立即放下武器,否則格殺勿論。”公子縶基本上過來就是說這些話,他算是恨透了晉惠公父子和眼前這兩個人了,想客氣都客氣不起來。

呂省和郤芮大眼瞪小眼,你這是來談判的?這不分明來威脅我們嗎?

“兩位大夫,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也。當今天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上到下……”胥臣又把外交官那一套給拿出來了,一通忽悠,最後表達了這樣的意思:只要放下武器,我家主公就是你家主公了,從此之後從前的恩怨一筆勾銷。

一硬一軟,這兩個算是黃金搭档。

換了往日,以呂省和郤芮的智商,別說你這黃金搭档,就是寶石搭档來也是白扯。可是現在不一樣,現在的形勢就令人發慌,就讓人沉不住氣。

“胥臣,你說話算數?”呂省問。

“不算數,我來幹什麽?”胥臣反問。這是技巧,這個時候,用反問最有力。

“那,那我們考慮考慮。”呂省說。

“考慮行,但是為了表現你們的誠意,你們必須後撤。”公子縶依然強硬。

“好。”郤芮說。

第二天,晉軍後撤到郇。

有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

第二步,狐偃親自出馬,代表重耳,公子縶代表秦穆公,前往晉軍大營。呂省和郤芮代表晉懷公嗎?否,現在他們代表自己。

三方在晉軍大營歃血為盟,呂省和郤芮投降並效忠重耳,重耳不計前嫌,留任呂省和郤芮。之後,晉軍一片歡呼。

重耳親自來到晉軍大營,從此,他就是這支軍隊的主人。

“兩位大夫深明大義,今後必有重用。”重耳安慰呂省和郤芮。

“感謝主公。”呂省和郤芮連忙謝恩。

秦軍撤軍。重耳率領的晉國軍隊進入曲沃。

與此同時,呂省和郤芮從前的主公晉懷公倉皇出逃,逃到高粱。高粱不是高粱地,而是一個地名,在今天的山西省臨汾市境內。

【晉文公橫空出世】

既然晉懷公都跑了,重耳當然就更不客氣,揮師入絳,欒枝、韓簡等人率領卿大夫們出城迎接。

在晉武公的廟裏,公子重耳正式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