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八章 美女害死人

〖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武王克商。作《頌》曰:“載戢幹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爾功。”其三曰:“鋪時繹思,我徂求定。”其六曰:“綏萬邦,屢豐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今我使二國暴骨,暴矣;觀兵以威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猶有晉在,焉得定功?所違民欲猶多,民何安焉?無德而強爭諸侯,何以和眾?利人之幾,而安人之亂,以為己榮,何以豐財?武有七德,我無一焉,何以示子孫?其為先君宮,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於是乎有京觀,以懲淫慝。今罪無所,而民皆盡忠以死君命,又可以為京觀乎?

——《左傳》〗

晉軍用了整個晚上的時間渡河,楚莊王則在第二天中午來到了黃河岸邊。河邊一片狼藉,晉軍來不及帶走的輜重到處都是。莊王用很凝重的表情看著對岸,搖了搖頭。

“大王,咱們把晉國士兵的屍體埋起來,在上面做個京觀,讓子孫後代都記得我們大勝晉國人的武功,怎樣?”潘黨提出一個建議。什麽是京觀?就是紀念碑。

楚莊王把眼神收回來,看了潘黨一眼,搖搖頭,然後說了一段非常有哲理的話,就是上面的這段話,這段話本應該成為當今聯合國的座右銘的。

這段話什麽意思?翻譯一下:有些道理不是你能夠明白的。從字面上看,武就是止戈。從前周武王消滅商朝之後,曾作《周頌》說:“把幹戈收藏起來,把弓箭也收藏起來。我將追求美德,並把這一願望體現在夏樂中,以求永久保有天下。”……所謂武功,就是要清除殘暴,消滅戰爭,保有天下,鞏固功業,安定百姓,調諧諸國,積聚財富,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使子孫後代不忘記祖先的顯赫功業。如今我使兩國士兵的屍骨暴露荒野,這是殘暴不仁;誇耀武力使諸侯畏懼,這也是沒有停止戰爭。既沒有消除殘暴,又沒有停止戰爭,怎麽能保有天下?再說晉國雖然戰敗,但仍然存在,我又怎麽能鞏固功業?我所做的違背老百姓意願的事情還有很多,百姓怎麽能夠安定?缺少德行而勉強和諸侯爭霸,怎麽能夠和諧各國?乘人之危為自己謀利,以別國的動亂來求得自己國家的安定,還要以此為榮,怎麽能增加財富?武功有上述其中七種德行,而我一種也不具備,又拿什麽向子孫展示?我們只在這裏修建一座廟,向祖先報告我們的這次勝利就行了。古代聖明的國君出兵攻打不聽王命的國家,殺死首惡,那才建造京觀以警戒罪惡。現在,晉國人並沒有什麽罪惡,他們的士兵也都是為國盡忠,我們又怎麽能用他們的屍體作京觀呢?

楚莊王的話表達了一個意思:戰爭是為了和平。最偉大的武功就是消滅戰爭,讓老百姓生活富足。

辯證吧?

“止戈為武”,這是成語嗎?似乎不是,這是哲語,而這句哲語來源於楚莊王。

楚莊王只在黃河邊上修建了一座臨時的祖廟,祭祀了祖先之後,就撤軍回國了。

【楚莊王的憂慮】

在回國的路上,楚軍路過申叔時的家,楚莊王就住在了申叔時家中。

大王來住,申叔時當然十分小心,用最好的房間、最好的仆人、最好的飯菜來招待,端菜上飯都是自己親自動手。

可是,楚莊王似乎並不高興,從早上到中午都在發呆發愁,連飯也不吃。

申叔時有點害怕了,不知道哪裏得罪了大王。到了中午,申叔時戰戰兢兢來送中午飯,發現楚莊王的早飯還沒吃。

“大王,我們戰勝了晉國人,應該高興才是啊。可是大王您好像情緒不高啊,是不是我招待不周,導致您食欲不佳?”申叔時小心翼翼地問。

“啊,這不關你的事,是我自己有些擔憂而已。”楚莊王笑笑說。申叔時是他很看重也很尊重的,所以他才會住在這裏。

“擔憂什麽?”

“我聽說,國君有才能,又有有才能的人幫助他,就可以成就王業,譬如周武王;國君才能一般,但是有有才能的人幫助他,就可以成就霸業,譬如齊桓公和晉文公;國君才能本來就差了,而且臣下的才能還不如國君,這個國家就有滅亡的危險。如今,我的才能就比較差了,可是還沒有發現比我更有才能的臣下,我很擔心國家的前途啊。而且,世界上總是有聖人,每個國家也都有賢人,而我卻不能發現他們任用他們,我覺得自己很失敗啊,我吃不下飯啊。”楚莊王這番話,說得申叔時目瞪口呆。見過謙虛的,沒見過這麽謙虛的;見過清醒的,沒見過這麽清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