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吳國人的原生態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這是毛澤東的戰略戰術,但是,這不是他的發明,誰的發明?吳國人。

吳國人盡管不夠文明,但是他們很聰明。他們知道自己不是楚國人的對手,但是,他們知道該怎樣對付楚國人。

再回想國共內戰時期毛澤東的戰略戰術“各個擊破,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來自先軫,我們現在可以知道,毛澤東的戰略戰術都來源於《春秋》。

現在我們知道了,為什麽古人愛讀《春秋》。

【戰敗楚國】

吳國人與魯國人的交往比較頻繁,一來吳王壽夢對魯國的印象非常好,二來兩國之間的距離比較近,三來,魯國不是強國,吳國在與他們交往中心理上不會有負擔。

吳王壽夢十六年(前570年),也就是晉悼公三年,晉國又開始強大起來,在中原與楚國爭奪霸主。楚國令尹子重決定對吳國進行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打擊,以便讓吳國停止侵擾,從而讓楚國可以集中精力對付晉國人。

春天,楚國人出兵了,子重親自掛帥,還專門挑選了擅長山地作戰的精兵。此前,吳楚雙方並沒有實質性的交手,而這一次,子重是下了決心要給吳國人一點顏色看看。

楚國大軍進入吳國境內,第一目標為鳩茲(今安徽蕪湖市東南)。楚國人的實力沒得說,一舉拿下鳩茲。隨後,楚軍進逼衡山(今安徽當塗縣橫山)。

吳軍主力並沒有出現,只有小股部隊在楚軍側翼騷擾。吳軍都是輕裝,再加上周圍地形不是山就是湖泊,吳國人來去如風。這麽說吧,就是抗楚遊擊隊。而楚國人行動遲滯,感到應付起來非常費力。

“令尹,此地地形復雜,我們大軍行動不便,再加上雨季就要到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不如讓我率領小股精兵插入吳國腹地,掃平道路。”子重手下悍將鄧廖提了這麽個建議。

於是,子重給了鄧廖一百乘戰車、三千步卒,讓他率先出發。子重率領大軍就駐紮在衡山之外,等待消息。

三天之後,消息來了。不是一個消息,是一群消息,因為殘兵敗將逃回來一群。原來,楚軍在山水之間盤旋前進,道路十分艱難,不是高低不平就是泥濘不堪,不說走路,就是推車都把大家搞得筋疲力盡。等到大家累得半死的時候,吳國人殺到了。本來吳國人就是以逸待勞,再加上其兇狠程度遠遠超過楚國人,這仗還怎麽打?鄧廖被活捉,楚軍幾乎全軍覆沒,只有不到三十乘戰車和三百名步兵逃回。

子重現在傻眼了,鄧廖算得上自己手下第一戰將了,又勇猛又有智謀,如今鄧廖被俘,軍心震動。而眼前非山即水,又開始下雨,自己車多人多也沒有用。進攻沒有把握,留守則缺乏意義。

“撤!”子重下令撤軍了。

回到楚國,子重不敢說這次出兵損兵折將。

“我們一舉拿下了吳國的鳩茲,打得蠻子們抱頭鼠竄,心驚膽戰,再也不敢來犯了。”回到朝廷,子重這樣自我表揚。

為了顯示這一次的勝利貨真價實,子重設慶功宴,宴請高級將領。

按照子重的計劃,慶功宴將一連進行十天。可是實際上只進行了三天,因為第三天的時候東面傳來消息:吳國人攻打楚國,奪取了駕。駕是哪裏?今天安徽無為縣境內。

子重雖然臉皮夠厚,可是到這個時候也掛不住了。

“算了,慶功宴結束了,該回哪兒回哪兒吧。”子重撤銷了慶功宴。

第二天開始,整個楚國都在流傳子重的故事:大將被捉,重要城市被占,還要開慶功宴。

“你這人真子重。”楚國人罵人不要臉的時候,都這麽說。

子重受不了了,終於在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突發心肌梗塞而死。

【爽約晉國】

吳國大勝楚國並且氣死子重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世界,晉悼公非常高興,於是決定當年在雞澤(今河北邯鄲)舉行盟會,特邀吳王壽夢參加,並派荀會到淮河北岸迎候吳王。(事見第四部第一三八章)

晉國特使把邀請函送到了吳王壽夢手中,壽夢非常高興,當即應允。晉國特使高高興興回去復命,那一邊晉國人開始籌備會議。

送走了晉國特使,吳王壽夢盤算著這一次帶誰去見世面,想來想去,覺得該把老大帶去。要不怎麽說吳國人沒文化呢,按照中原的規矩,國君出國,國家留給太子監守,國君絕不與太子同時出動,怕的就是發生意外的時候被全窩端了。如今美國總統和副總統從來不同時出現在同一場合,也就是這個意思。

可是吳王壽夢不懂這些,準備帶著太子諸樊前往雞澤。

“爹爹,我覺得咱們還是小心點,我聽說越文明越促掐(吳語,意為奸詐),這麽大老遠的,咱們又沒有跟晉國打過交道,別稀裏糊塗去了,被人家算計了。”諸樊提出一點反對意見來,他聽說過不少晉國人的故事,感覺晉國人不太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