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吳國人的原生態(第2/4頁)

吳王壽夢一聽,覺得有道理,於是他把巫狐庸找來了。雖說名義上是在吳國和晉國之間行走,巫狐庸實際上基本就待在吳國了,因為父親巫臣發現晉國的權力鬥爭比楚國還要激烈,所以留個後手,等於是把兒子安置在了吳國。

“阿巫,有件事情我拿不定主意,晉國在雞澤召開盟會,請我參加,我也答應了,你看看,我是該去還是不該去?”吳王壽夢問巫狐庸。

巫狐庸一聽,笑了。從前,吳王壽夢有點一根筋,現在看來有進步了。

“大王,該不該去,問您自己啊,您要是去,想幹什麽?”巫狐庸反問了一句。

“哎,對啊,你等等,我想想。”吳王壽夢還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當時想了想,說:“其實也不想幹什麽,就想看看盟會是怎麽回事。”

“那我告訴您盟會是怎麽回事,盟會,就是所有國家都到一起,其中一個國家是老大,其余國家都要跟著老大混。雖然都是國君參加,但是老大的國君才算國君,其余國家的國君只能拍馬屁,說好聽的。大王,我再問您,您能當老大嗎?”巫狐庸繼續提問。

“我,我當不了。”

“那,您會拍馬屁嗎?”

“我,我不會。”

“那您去幹什麽?”

巫狐庸最後這個問題把吳王壽夢給問得愣住了,他想了又想,實在想不出答案,只好反問:“那,那別的國家為什麽要去?”

“但凡去的國家,要麽臨近晉國,不敢不去;要麽是需要晉國的保護,也不敢不去。咱們吳國既不臨近晉國,也不需要他們保護,為什麽要去拍他們的馬屁呢?”

吳王壽夢聽著有道理,他開始猶豫了。

“再說了,大王,中原諸侯自以為正統,亂七八糟的規矩多了去了,周禮就不說了,還要對詩,您行嗎?恕我直言,到時候顯出咱們是土包子,是蠻子了,那豈不是自找丟人?您要不去,您就始終是個神秘人物,誰也不敢小看您。您要去了,基本上就是見光死。”巫狐庸的話說得夠直接,但是也切中要害。

吳王壽夢聽到還要對詩的時候,就已經下定決心不去了。

“嗯,阿巫,不愧是走南闖北的人,老掐辣(吳語,意為有見識的人),我聽你的,不去了。”吳王壽夢決定爽約。

說去又不去,找什麽借口?

蠻子國家,不去就不去,不找借口,沒有文明國家那麽虛偽。

到期,荀會沒有等到吳王壽夢。

【接班人問題】

吳王壽夢沒有去參加雞澤盟會,他覺得這是巫狐庸的功勞,所以他決定重用這個楚國裔晉國人。

“阿巫,來吳國一轉眼十五年了啊,生活上還適應吧。”吳王壽夢請巫狐庸吃飯,隨便問起來。

“適應,適應。”巫狐庸不知道吳王壽夢找自己來是什麽意思,很小心地說。

“不想回晉國了?”

“不想了。”

“真不想了?”

“真不想了。”

“為什麽啊?”

“不瞞大王,這裏美女多啊,我不想走。”

“那,為了女人,拋棄國家?”

“咳,這有什麽?我爹就是這樣的啊,為了我後娘,把什麽都拋棄了。”

“嗯,直爽。”吳王壽夢贊賞起來,他最不喜歡中原的就是他們的虛偽,所以聽到巫狐庸說實話,非常高興。“阿巫,我喜歡你。我再問你,我要找一個人幫我管理國家,這個人應該叫什麽?”

“這個,在楚國呢,叫令尹;在晉國呢,叫中軍元帥;在魯國呢,叫上卿。”巫狐庸解釋說。吳國是個沒有官制的國家,因此沒有相對應的職位。

“好了,不管叫什麽,今天我就任命你擔任這個職務了,你想叫什麽叫什麽。”吳王壽夢就這麽下達了任命。

《吳越春秋》記載:壽夢以巫臣子狐庸為相,任以國政。

之所以叫相,是因為巫狐庸都不知道自己算是個什麽職位。

轉眼間,到了吳王壽夢二十五年(前561年),吳王壽夢鞠躬盡瘁了。此前,晉國又來邀請過兩次,吳王壽夢都沒有賞臉,只是派巫狐庸前去應付。

吳王死了,誰來繼位?

臨死之前,吳王壽夢把小兒子季劄叫來了,要把王位傳給他。

“爹爹,不可以。按照周禮,嫡長子繼位,不可以壞了規矩。”季劄拒絕了。

“可是,咱們是蠻夷啊。”

“不,咱們是周人。”

吳王壽夢沒有堅持,他喜歡小兒子,也就喜歡他的決定。他知道自己無法說服小兒子,因為小兒子是個周禮迷,對周禮非常癡迷。

於是,吳王壽夢又把大兒子諸樊叫來。

“兒啊,我想把王位傳給季劄,可是他拒絕了。我想著,今後你就把王位傳給弟弟吧,我看好他,他能讓吳國變得文明強大起來的。”吳王壽夢叮囑諸樊,之後,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