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晉國人的真面目(第3/4頁)

沒有人說話,因為大家都聽說了昨天發生的事情,也都看到範匄臉上的怒氣。而且,原本通知大家的議題是“怎樣救援吳國”,可是現在成了“該不該救”。大家都是老油條,大家都看在眼裏,所以大家都不說話。

文明人就是這樣,心裏明白,就是不說。

“救,怎麽不救?不救叫我來幹什麽?外香骨頭臭啊(吳語,意為暗地搞鬼)。”見大家都不說話,馀祭有點急了,高聲吼了起來。

大家都看看他,然後嘆一口氣,不知道是覺得他很野蠻還是覺得他很可憐。

沒有人應聲。

範匄清了清嗓子,說話了。

“吳國被楚國擊敗了,按理說,吳國是我們的盟友,我們責無旁貸,應當救他們。可是,吳國人為什麽被楚國人擊敗呢?因為吳國人在楚國人的國喪期間進攻楚國,這是不道義的。《詩經》說得好:‘不吊昊天,亂靡有定。’如果上天認為你不善,你的動亂就不會停止。對於這樣不道義的行為,我們身為文明國家,難道要幫助他們嗎?我們晉國,歷來是以道義服人的。”範匄說得慷慨激昂、大義凜然,唾沫星子橫飛,說到這裏,伸手指指馀祭,大聲說道:“公子馀祭,請你回去轉告你家大王,凡事繞不過一個理字,盡管咱們是兄弟,盡管我們很想幫你們,可是,不合道義的事情我們晉國絕不會做,在座的國家也都不會做。現在,請你離開。”

馀祭聽得目瞪口呆,半天才反應過來,回了一句:“我們吳國雖然野蠻,可是我們也沒有你這麽不要臉啊,你個暗毒老虎(吳語,意為陰險狡詐的人),幫你們打楚國你們不給報酬,求你們幫忙就索要好處,當我們民工啊,老子走,不靠你們了行嗎?”

盛怒之下,馀祭轉身走了,頭也不回。

【兩個出氣筒】

趕走了吳國人,範匄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好處沒撈到,還被罵了一頓。回晉國之後,還不知道怎麽去向荀偃交差,怎麽向晉悼公匯報呢。

“嘿嘿……”有人笑出聲來,隨後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事情確實很好笑,原本來商量怎樣救援吳國,結果會議一開始就先把吳國人趕跑了,這會還怎麽開?

範匄惱羞成怒了。

“務婁,你笑什麽?”範匄大聲呵斥,他看見莒國的公子務婁在笑,決定拿他出氣:“告訴你,不要以為你們私通楚國人的事情沒人知道。來人,把他給我拉下去,關起來。”

這一回,輪到公子務婁瞠目結舌了。

是辯解,還是不辯解?

辯解也沒用。

公子務婁明白,性命無憂,只是又得破財了。

公子務婁老老實實地被押了下去,他相信,自己絕不是唯一的一個倒黴蛋。

公子務婁猜對了。

範匄的火氣還沒有消,而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無緣無故拿齊魯這樣的國家開涮的,怎麽辦?範匄掃視一圈,最後把眼睛停留在了戎子駒支身上。

“你過來,野蠻人。”範匄說話一點沒有客氣,駒支是一支戎人部落的首領,居住在晉國南部的荒山野嶺中,有的時候也來參加晉國的會議。“從前你們祖先吾離被秦國人從瓜州趕出來,身穿蓑衣、頭戴草帽來投奔我們的先君。那時候我們是惠公,結果我們惠公可憐你們,把南部的土地給你們居住。如今,諸侯們侍奉我們不像從前那麽小心了,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挑撥,不用說了,肯定是你們。你呀,明天不要來參加會議了,否則把你也抓起來。”

駒支一聽,心說你這不是擺明了欺負老實人嗎?該賄賂你的也賄賂了,還拿我們開刀?駒支憤憤不平,也不去想後果了,直接開始反駁。

“祖先的事情就不說了,我們始終心懷感激。我們現在那塊地方,豺狼出沒,鳥不拉屎,可是我們直到現在也沒有二心。範元帥你摸著良心想想,但凡用得上我們的地方,什麽時候我們落在後面了?如果諸侯離心離德,恐怕是貴國自己出了問題,怎麽賴到我們頭上呢?我們戎人的衣食語言都跟中原各國不同,平素也沒有往來,我們能做什麽壞事呢?我們怎麽可能挑撥離間呢?即便不讓我們參加會議,我們也問心無愧。”駒支一口氣說完這些話,還念了一首《詩經》裏的“青繩”。

“青蠅”原詩不錄,是什麽主題呢?就是說讒佞小人像蒼蠅一樣到處嗡嗡亂飛,挑撥離間,用來奉勸範匄不要聽信讒言。

駒支背完了詩,大家忍不住又笑了,因為這個挑撥離間的人不是別人,就是範匄。再說了,連野蠻人都會背《詩經》了,說明這世界上人不太容易被忽悠了。

笑聲讓範匄十分尷尬,因為這代表大家都已經看得清清楚楚。

“你,你說得有道理。壞人的讒言確實不能相信,好了,沒事了,明天你繼續參加會議吧。”範匄作出一副有過則改的樣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