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章 謀殺開始了

當一個人太憧憬未來某件事情的時候,往往就會忽略眼前;當一個人太專注於某件事情的時候,往往就會忽視周圍的環境;當一個人太想完成自己的心願的時候,往往就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

伍子胥開始反思。

自己到吳國已經六年了,可是報仇的事情還沒有影子。

吳王僚對自己不好嗎?不是,吳王僚對自己很不錯。但是,每當自己提出討伐楚國的時候,吳王僚就顧左右而言他。為什麽?因為吳王僚要從國家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你的個人恩怨出發來考慮這個問題。

還有公子光,任何時候伍子胥提出來討伐楚國,公子光都毫不客氣地否定,為什麽?

伍子胥是個聰明人。

只有讓自己報仇這件事情與吳國人的利益掛在一起,吳國人才會為自己報仇,確切地說,順便為自己報仇。

伍子胥有信心在吳王僚身上做到這一點,可是,即便吳王僚願意討伐楚國,公子光會願意嗎?如果公子光不願意,吳王僚也絕不會討伐楚國的,因為唯有公子光有能力擔當這樣的重任。

所以,公子光才是關鍵。

那麽,公子光的利益在哪裏?他的欲望是什麽?

伍子胥眼前一亮。

其實,他早就知道,只是他並沒有朝這個方向考慮過。

伍子胥每次和吳王僚、公子光在一起的時候,都能看到公子光閃爍的目光經常深情地掃向吳王僚的位置,眼光中帶著渴望、嫉妒乃至幾分仇恨。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想要什麽,所以他也就知道公子光為什麽總是反對討伐楚國——按《史記》說法,就是伍子胥知公子光有內志,欲殺王而自立,未可以說外事。

現在,伍子胥面臨一個站隊的問題。

從道義上說,毫無疑問應該站在吳王僚這一邊,幫助他對付公子光。可是,俗話說:疏不間親,自己作為一個外來戶,根本沒有辦法出上力。而除不掉公子光,自己報仇就沒有希望。

換一個角度,站在公子光這一邊呢?公子光正需要人幫他殺吳王僚,而如果自己能幫他做這個技術性的工作,公子光一定會感激自己,就有可能為自己報仇。

怎樣選擇?

伍子胥沒有任何猶豫,因為他的目標就是報仇,為了報仇,什麽都可以不顧。

“吳王,對不起了。”伍子胥作出了選擇。

伍子胥,也是一個恩將仇報的人。

漁丈人的跳水,被證明是多麽的明智和果斷。

【聯手】

伍子胥登門拜訪了公子光。

公子光很高興,實際上他很欣賞伍子胥,他知道在整個吳國也找不到這樣一個人才,更何況他是楚國的叛徒,今後對付楚國大有用處。正因為欣賞伍子胥,他並不希望伍子胥與吳王僚走得太近。

如今,伍子胥自己上門來了,來幹什麽?

公子光是個聰明人,他早已經猜到了三分。

密室,密會,密談。

兩人都是明白人,都知道對方對於自己的價值。

兩人也都是直率人,都不想拐彎抹角。

兩人也都是急性子的人,都急於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想法。

所以,一拍即合,兩人迅速達成了一致,結成了聯盟。

“子胥,吳王對你不錯啊,你為什麽願意幫我?”公子光問。

“因為你能幫我報仇。”伍子胥直接這麽說,他知道遮掩毫無意義。

公子光笑了。

“公子,吳王是你的兄弟啊,你為什麽要幹掉他?”伍子胥也問,明知故問。

“我要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而已。”公子光說,也很直接。

伍子胥也笑了。

當某件事情同時符合兩人的利益的時候,他們就會真心合作,而且,絕不會在道義上懷疑對方。

共識達成,開始具體策劃。

策劃什麽?謀殺。

公子光早就在準備謀殺吳王僚,可是一來吳王僚一向非常小心,戒備很嚴;二來公子光找不到合適的殺手,不要命的好找,可是不要命而又有頭腦的不好找。

“這樣,我明天就辭職,去鄉下種菜,暗中為公子物色人選。公子這邊留意機會,俗話說,百密必有一疏,我們總能找到吳王大意的時候。”伍子胥出了這麽個主意。他為什麽要辭職去鄉下?一來,可以專心去找人;二來,讓公子光對自己放心,否則,整天在吳王僚面前晃來晃去,公子光怎麽能放心他?

公子光正有此意。

三天之後,伍子胥來找吳王僚,提出自己最近心跳時快時慢,不能再為大王效勞,希望去鄉下種菜,懇請批準。

吳王僚沒有當即答應他,他找來公子光咨詢意見。

“大王,種菜就種菜吧,這個楚國人整天就想著自己報仇,根本不管我們吳國的利益。說實話,我一直很討厭他,讓他種菜去吧。”公子光沒說什麽好話,似乎真的很厭惡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