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六章 叔向遇險記(第3/5頁)

“怎樣?叔向怎樣說?”晉平公急忙問。

“嘿嘿,他還在為他弟弟羊舌虎打抱不平呢,我看,真沒冤枉他。”樂王鮒說。

晉平公無言,現在沒法指望樂王鮒去範匄那裏為叔向求情了。

“師傅啊,我救不了你了。”晉平公心裏說。

就在樂王鮒向晉平公匯報的時候,一乘驛車已經來到了中軍元帥府,一個老人下了車,拄著拐杖,進了中軍元帥府。

“哎喲,祁老先生,您怎麽來了?”範匄親自迎了出來,來人不是別人,是晉國最德高望重的祁奚。

“元帥,我是聽說叔向被雙規了,這才從食邑乘驛車趕來了。”祁奚說,一臉的疲憊。

“老先生有什麽指教?”

“《詩》說:‘惠我無疆,子孫保之。’先王賜給我們無窮的恩惠,子子孫孫享用不盡。《書》說:‘聖有謨勛,明證定保。’聖明的人有謀略有訓誨,子孫才能得以安寧和保護。參與國家大事很少犯錯誤,教育別人又不知疲倦的,晉國也就是叔向能夠做到了。這樣的人是國家的棟梁,就算子孫犯罪都應該赦免的,為什麽要牽連他呢?如果連他都不寬恕,就是在禍害這個國家,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從前鯀被處死,他的兒子禹得到重用;伊尹放逐過太甲,後來又輔佐他,太甲始終對他沒有怨言;管叔蔡叔被廢,他們的兄弟周公還能繼續輔佐天子。如今羊舌虎有罪,為什麽要牽連叔向呢?如果你推行善政,誰會不聽從你?為什麽要亂殺人呢?當年三郤害死了伯宗,全國人民怨恨他們。叔向的聲望比伯宗還高,為什麽不放過他呢?”祁奚也沒客氣,就站在門口,說了一通。

對於叔向的事情,範匄原本就很心虛,特別是祁奚最後的幾句話,讓他不得不重新考量自己的計劃。

“老先生,您說得太對了。走,我這就跟你找主公,咱們給叔向求情去。”範匄決定順坡下驢,他不愧是個老油條,叔向是他抓的,他直接放人就行。如今假惺惺去晉平公面前求情,等於是把抓叔向的責任推到了晉平公的身上。

祁奚當然知道是怎麽回事,不過只要能放了叔向,管他怎麽推卸責任呢。

兩人到了晉平公那裏,範匄把剛才祁奚的話變成了自己的話,為叔向求情。

“範元帥都這麽說了,那肯定沒錯啊,趕快取消雙規吧。”晉平公樂得順水推舟,心說這老家夥真狡猾,把自己洗得幹幹凈凈。

這邊派人去給叔向解除雙規,同時也把伯華和籍偃的監視居住取消了;那一邊,祁奚不等叔向來謝,直接坐著車回自己的食邑去了。

【站隊問題】

叔向被解除了雙規,他舒了一口氣,卻笑不出來。

“我們該去感謝祁老一下吧?”楚楚建議。

“不要去,他匆忙趕回,意思就是不要見我。”叔向說,他知道危險其實並沒有解除。如果這時候魯莽去見祁奚,很可能被人當把柄來抓,到時候不僅自己倒黴,還可能連累祁奚。

在歷史上,歷來認為叔向和祁奚之間這段故事反映了兩人的君子之交。其實不然,這是政治鬥爭的技巧。歷史上同樣的故事很多,當我們把這些故事當作古人的高尚品德而傳頌時,就掩蓋了其中真實的原因。

合格的政治家不僅要會耍陰謀,更要懂得識破陰謀。

雖然平安著陸,叔向也後怕了很長時間。

當初羊舌虎跟著欒盈混,叔向覺得還不錯,畢竟欒家是晉國第一大家族,而且跟範家還是親戚,即便不能呼風喚雨,平平安安沒有問題。可是誰知世事難料,欒家竟然說垮就垮,羊舌虎慘遭殺害,整個羊舌家族都受到牽連。

這說明什麽?

這說明寧可殺錯人,不能站錯隊。可是,站隊就那麽簡單嗎?羊舌虎站隊的時候,誰敢說他站錯了呢?

“寧可殺人,不要站隊。”這是叔向得出來的教訓,他想起士會來,士會那個年代的權力鬥爭比現在還要激烈,可是士會能夠屹立不倒,憑什麽?就憑不結黨不站隊。那時候的趙盾那麽強橫,士會同樣和他保持距離,堅決不做他的同黨。

“只要我保持自尊自立,堅持做人的原則,不貪不要,廉潔公正,誰又能抓住我的把柄呢?不做出頭鳥,不投靠任何人,誰又會把我視為敵人呢?”叔向決定了,自己要向士會學習。

叔向找時間回顧了晉國歷史,他發現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事實。從狐家到先家,再到胥家、郤家和欒家,遭到覆滅的家族竟然全部都是公族,到現在,還有頭有臉的公族就只剩下了祁家和羊舌家兩家。韓家雖然也是公族出身,但是在韓厥那一輩已經淪為士,重新崛起之後已經不能算是正兒八經的公族了。這一切昭示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