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年輕的洛倫佐(第3/6頁)

trebbiano)和維奈西卡(vernaccia)。宴席結束後,賓客們還可以欣賞音樂和舞蹈,整個舞台都裝飾著掛毯,四周還圍著繡了美第奇家族和奧爾西尼家族紋飾的簾子。

宴會、歌舞、展覽和戲劇表演整整持續了三天。到星期二早上,新娘前往聖洛倫佐的大殿聽彌撒,手裏還拿著“一本《聖母書》,這本書精美無比,每個字都是用金子在深藍色紙張上寫成,封面則用水晶和燙銀裝飾”。

洛倫佐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

年輕多麽美好;

可惜她短暫易逝;

讓我們抓住這大好時光,及時行樂;

因為明天充滿了未知。

洛倫佐的同齡人們都迫不及待地采納了他的建議。他們白天參加舞會,晚上去焰火派對。洛倫佐有時在拂曉時分就起床,騎著馬,挎上弓,到森林裏去打獵;天黑之後,他又會和朋友們一起伴著月光在街上漫步,對著宮殿窗口的姑娘吟唱詩歌和小夜曲。還有一次,在一個寒冷冬夜[洛倫佐這次並沒有在場,他當時去比薩訪問了,是他的朋友菲利波·科爾西尼(Filippo Corsini)後來給他講述的],洛倫佐的一大堆朋友們冒著雪聚到了瑪麗埃塔(Marietta)的宮殿外面,她是洛倫佐·迪·帕拉·斯特羅齊(Lorenzo di Palla Strozzi)的女兒,也是一個可愛、任性、父母雙亡的姑娘。這一夥兒人在窗下舉著明亮的火炬,吹著喇叭和笛子,又唱又叫,甚至還往她的窗戶上扔雪球。瑪麗埃塔打開窗子看;

結果一個小夥子的雪球砸到了瑪麗埃塔雪一樣白皙的臉上,圍觀者樂不可支……不過人們眼中的大美女瑪麗埃塔對這樣的情景已經見怪不怪,她優雅而巧妙地給自己解了圍,不失一點顏面。

洛倫佐繼承家族之初就成就顯赫,那時佛羅倫薩舉辦了一系列娛樂活動:露天表演、錦標賽、化裝舞會、展覽和遊行、音樂節、狂歡節,以及各種舞會和娛樂遊戲。事實上,佛羅倫薩世代都因豐富的節慶活動而聞名歐洲,再沒有哪個城市能擁有比這裏更多更精彩的公眾娛樂活動了。受惠於行會規章,這裏的人每年的工作日不多於275天,所以他們有充足的時間來享受生活。在老市場舉辦嘉年華會、賽馬節、足球賽和舞會;在聖十字廣場模擬戰鬥;在阿諾河的各個橋下進行水上表演。有時候市政廳廣場也會作為馬戲團的表演場,甚至變成狩獵場。人們用長矛激怒到處亂跑的野豬;還把獅子從廣場後面的籠子裏放出來,想盡辦法激起獅子的野性,盡管總是不太成功,但足以刺激它們去攻擊獵狗。這種不顧後果的冒失行為不止一次地帶來失控的局面,曾經一頭狂暴的水牛奪去了三個人的性命。那之後,人們又把一匹母馬和一群公馬放到一起,有市民認為這個場景“是適合姑娘們的精彩娛樂”,然而另一位更受人尊重的日志作者則認為這個場景“令思想正派、行為得體的人感到不快”。

每年5月1日的五朔節(Calendimaggio)是最受歡迎的佛羅倫薩節日之一。每逢這一天,佛羅倫薩的年輕男子們都要起個大早,把由緞帶和糖衣果仁裝飾的開花灌木擺到他們心儀的姑娘家門口;而姑娘們則會穿上漂亮的長裙在聖三一教堂廣場伴著魯特琴的音樂翩翩起舞。除此之外,還有施洗者聖約翰日,紀念這座城市的守護神。每到這一天,所有商鋪都會掛起彩帶和橫幅,還會舉行無騎手的賽馬比賽:參賽馬匹在身體兩側馱著帶穗子裝飾的鐵球,沿葡萄園街(Via della Vigna)的普拉托門(Porta al Prato),經老市場和科爾索街(the Corso),一路跑到克羅切門(Porta alla Croce)。大規模的遊行隊伍中有教士和唱詩班歌手,有裝扮成天使和聖人的市民,還有裝飾華麗的巨大戰車穿行於街道,車上載著大教堂的聖物,包括神聖王冠上的一根荊棘、聖十字架上的一個釘子以及聖約翰的一根手指。主教堂廣場上會支起巨大的有銀色星星圖案的藍色頂棚,頂棚下面擺滿了虔誠信徒們送來的彩繪蠟制供奉品,這些都要被送到洗禮堂去。在市政廳廣場上,載有鍍金城堡模型的馬車要依次通過彩旗飄舞的市政廳陽台,每個精致的鍍金城堡代表一個附屬於佛羅倫薩的市鎮。

四旬齋節(Lenten festivals)的慶祝儀式自然要嚴肅得多。在受難周的星期三,大教堂會舉行黑暗晨禱。整個教堂不亮一盞燈,只在聖壇上點著一根蠟燭;黑暗之中,神職人員和集會教眾儀式性地用柳樹杖敲擊地面。到了星期四,也就是濯足節,大主教會為窮人施洗足禮。星期五是耶穌受難日,在下午三點整,所有教堂和修道院的執事都要到街上去,用木質的響板召喚人們,無論身處何地,此刻都要停下手中事,跪下來虔心祈禱。隨後還會重演基督的葬禮,整條街上都要掛起黑布以示哀悼。修道士組成的長隊沿街行進,他們拿著譴責的標語、荊棘編成的王冠、長矛和海綿,以及《耶穌受難記》中提到的所有物品,從錘子、釘子到紫色長袍和骰子,應有盡有。他們後面是象征死去的基督的形象,還要為他支起黑色和金色相間的頂棚;再後面是一身黑衣的聖母瑪麗亞,手裏拿著一條白色的手帕。星期六是復活節前夕,所有的燈都會被重新點亮。大教堂裏聖壇上的黑布也都換成了金色。大主教要唱起《榮歸主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