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克拉希尼克

康拉德也發出同樣的疑問:“接下來呢?”他一直誇稱自己是英明果斷的將材,但在奧匈帝國的東部戰線,他一開始的兵力調度就亂無章法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他與德國人沒什麽聯系,他不喜歡德國人,但德國人更不喜歡他。他對一事無成的塞爾維亞戰役置之不理,而那場戰役仍在消耗捉襟見肘的寶貴資源。波蒂奧雷克仍抓著兩個弱集團軍不放——用來保衛奧匈帝國疆土綽綽有余,但用來再次入侵塞爾維亞則兵力不足。就東部戰線來說,德、奧已在戰前談到從北、南兩線分別出擊(德國人從東普魯士,奧地利人從加利西亞),奪取從俄羅斯帝國本體往西突出的俄屬波蘭。他們甚至談到使波蘭、烏克蘭脫離俄國,將它們合組為一個由奧地利人治理、位於俄國與西方之間的緩沖國,為這場戰役畫下句點。[1]但說到入侵俄國,康拉德需要動用他的全部兵力,需要陳兵於俄國邊境。結果他卻把他已遭削弱的兵力部署在他戰區最東邊鐵道卸除點以西約一百六十公裏處,希望借此為擊敗塞爾維亞多爭取一些時間。

康拉德自相矛盾的戰略構想和不知打哪兒來的“戰爭逢兇化吉”的自信,最終被現實打碎。德國人正把重心放在西部戰線上,東部戰線上連一場象征性的挫敗都非他們所樂見,因此他們把他們小兵力的東線部隊扣住,防衛東普魯士,而非與奧地利人聯合攻入俄屬波蘭。[2]康拉德自己在塞爾維亞戰事上的優柔寡斷,使奧匈帝國在東部戰線的兵力部署,八月二十八日時只有三十一個師,九月四日終於有第二集團軍第三個軍從沙巴茨開拔過來時(第四個軍還留在南部戰線以安撫波蒂奧雷克),兵力增加為三十七個師。這些姍姍來遲的奧地利軍官裏,有一位向記者抱怨,塞爾維亞的戰事令他極不舒服:“我們接到的命令是殺光、毀光,很不人道。”他把奧地利高階將領稱作“土匪”。[3]他們也是拖拖拉拉的慢郎中,而德國人未掩飾他們對那些人的鄙視。奧匈帝國大使從柏林報告了其在德國政界、軍界所感受到,“對我們行動不夠積極與迅速,未能”在德國人正於法國與敵廝殺時,“將俄軍引離德國”的憤懣。[4]

鑒於柏林不滿奧國的表現,弗朗茨·約瑟夫的新任駐德大使戈特弗裏德·馮·霍恩洛厄(Gottfried von Hohenlohe)親王,急忙力勸本國政府“立即攻打俄國,以表明這兩個帝國平均分攤這場戰爭的重任”[5]。結果,俄國人已在加利西亞動員四十五個步兵師和十八個騎兵師,還有正在華沙集合以會同入侵德國或奧匈帝國的俄國第九集團軍十一個步兵師。戰前,奧地利預測屆時,俄軍所部署的兵力只會有二十四個師,但眼前卻有超過五十個師陳兵於其與奧、德的邊界上,部署速度之快大出奧地利的預料。[6]

奧匈帝國要想在戰場上打敗俄國,只有一個機會,就是趁俄羅斯人還未能全面動員之時迅速出擊,但康拉德已白白喪失那機會。這場戰役連第一槍都還沒發出,似乎就注定落敗,主要原因在於奧地利人彈藥已開始不足。他們把大部分彈藥工人征召入伍,使得位於維也納、施泰爾(Steyr)、皮爾森(Pilsen)、布達佩斯的大兵工廠產量大大低於最高產量。到了九月中旬,它們每天只生產三百五十萬發步槍彈、九百枚炮彈,而且即使要把如此少量的子彈、炮彈運到前線部隊手裏,都碰到困難。[7]奧匈帝國駐慕尼黑公使九月八日發給貝希托爾德一份令人氣憤的電報,傳達了以下消息:德國人將把先前被斥為“過時的”、“只適合給中國軍隊使用”的兩百五十萬發步槍、機槍彈送交奧地利。[8]

奧軍部署在桑河、德涅斯特河邊,前方沒有足夠的防禦工事保護,且拖了這麽久遲遲未有行動,照理這時康拉德對進攻一事應該連想都不要想。運用位於普熱梅希爾的據點——自古即是戰略要沖,這時為數座現代堡壘所環繞,有“東方凡爾登”的綽號——康拉德本可以將氣勢嚇人的俄國大軍(三百萬俄軍對付兵力不到那一半的奧軍)阻擋於奧匈帝國邊境外。俄國六個集團軍(三、四、五、八、九、十一)正挺進五百公裏長的戰線,以將奧匈帝國三個集團軍(一、三、四),還有倫貝格周邊赫爾曼·科維斯(Hermann Kövess)將軍轄下不斷在波動的兵力,都包圍住。科維斯部包含從塞爾維亞境內伯姆-埃爾莫利的第二集團軍零星且緩慢轉移過來的部隊。俄羅斯人已於一九一三年用五億美元的法國借款,改善了進入該戰場的鐵路和公路,使在後勤上原居優勢的奧地利反居劣勢,使俄國從此能比奧地利運送更多部隊進入這個加利西亞邊界地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