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野蠻之眾

“我現在工作一如往常,”一五一○年盛夏米開朗琪羅寫了封家書給博納羅托,“下個禮拜底我會完成我的畫作,也就是我開始畫的那個部分,畫作公諸大眾之後,我想我可以拿到酬勞,然後想辦法回家休一個月假”。[1]

這是令人興奮的一刻。經過兩年不懈的努力,這支團隊終於畫到拱頂中央。[2]雖然一心想保密,但米開朗琪羅還是打算在動手繪制第二部分之前,拆掉帆布和腳手架,將自己的作品公之於眾。尤利烏斯已下令這麽做,但米開朗琪羅本人無疑也很想知道,從地面看上去濕壁畫會呈現什麽效果。不過他在寫給博納羅托的信中,心情出奇低落。“我不知道接下來會如何,我不是很好,沒時間,必須停筆了。”[3]

相對於初期某些時候,近來工作非常順利。米開朗琪羅以較短的時間,畫了另兩組拱肩和弦月壁、先知以西結像、庫米巫女像、另兩對伊紐多像,以及第五幅《創世紀》紀事場景《創造夏娃》(The Ceation of Eve)。《創造夏娃》裏的三名人物,只用了四個喬納塔就畫成,速度之快讓吉蘭達約都要佩服不已。米開朗琪羅進度能這麽快,部分歸功於他已開始用針刺謄繪法和刻痕法雙管齊下的方式,將草圖轉描到因托納可上,吉蘭達約和助手們在托爾納博尼禮拜堂用的也是同樣的辦法。草圖上較細微的局部,例如臉和毛發,一律用針刺孔,然後以炭筆拍擊其上,至於身軀、衣服這些較大的部位,則以尖鐵筆描過。這表明米開朗琪羅越來越有信心,或許也表明他越來越急於完成這項任務。

《創造夏娃》就位於大理石祭壇圍屏(將神職人員與禮拜堂內其他人員隔開的屏風)的正上方。夏娃在睡著的亞當身後,張著嘴,一臉驚訝,似要倒下般躬身合掌,迎接創造她的耶和華,耶和華則望著她向她賜福,動作頗似巫師在施法術,神情幾乎可說悲傷。這是米開朗琪羅第一次畫上帝,在他筆下,上帝是個英俊的老者,有著卷曲的白胡,身穿松垂的淡紫色袍服。背景處的伊甸園類似《亞當與夏娃的墮落與放逐》裏的伊甸園,乏善可陳。米開朗琪羅不喜歡風景畫,曾嘲笑佛蘭德斯畫家筆下的自然風景,是只適合老婦、少女和僧尼欣賞的藝術作品。[4]因而,他筆下的伊甸園呈現的是荒涼的土地,點綴以一棵枯樹和幾塊露出地面的巖石。

相較於先前《墮落與放逐》人物處理的老練而富有巧思,《創造夏娃》的人物處理則有些叫人失望。米開朗琪羅的構圖大幅借用了奎爾查在波隆納聖佩特羅尼奧教堂大門上同主題的浮雕,因而顯得有點不自然。因為沒有使用前縮法,三名人物就縮為只剩幾英尺高,從地面看上去難以看清楚。

在旁邊的以西結像身上,米開朗琪羅的才華則有更突出的展現。至目前為止,先知像、巫女像以及伊紐多像,一直是頂棚上最出色的部分。如果說要設計出如拉斐爾一樣生動流暢而井然有序的場景,米開朗琪羅力有未逮,但單人巨像則讓善於刻畫壯實巨人的他可以一展所長。工程進行到一半,他已畫了七名先知和巫女,個個身形碩大,或聚精會神看書,或如《諾亞獻祭》下方的以賽亞,眉頭深皺,凝神注視中央,神情類似沉思、憂心的《大衛》。臉龐英俊而頭發蓬亂的以賽亞,事實上就是這尊著名雕像的坐姿翻版,左手大得不合比例(《大衛》是右手大得不合比例)。

以西結的加入為這群虎背熊腰的巨人增添了光彩。據聖經記載,他見一異象後,鼓勵猶太人重建耶路撒冷神殿,因為這個事跡,以他繪飾西斯廷禮拜堂至為恰當。在異象中,他看見一名測量員帶著麻繩和量度的竿出現在他面前,並以竿丈量該建築的長寬高,包括墻有多厚,門檻多深(西斯廷禮拜堂就完全遵照該殿格局而建)。米開朗琪羅將他畫成坐在寶座上,上半身大幅度轉向右邊,然後前傾,仿佛要面對某人。畫中他的頭呈側面,臉上神情專注,眉毛皺起,下巴外伸。

除了以西結和庫米巫女,《創造夏娃》兩側還有四尊伊紐多、兩面穿了黃絲帶的銅色大獎牌。一如頂棚上的建築性裝飾,米開朗琪羅幾乎將大獎牌部分全交給助手負責。出自助手之手的大獎牌共有十面,其中至少有一面不僅是助手所畫,而且是助手構圖。這人很可能是巴斯蒂亞諾·達·桑迦洛,因為風格與被斷定出自他之手的一些素描類似。[5]這些大獎牌直徑為4英尺,全以幹壁畫法畫成,且畫了第一對之後就不再靠草圖指引:米開朗琪羅畫了素描之後,就由助手徒手轉描到灰泥上。古銅色是以鍛黃土這種顏料畫成,然後再用樹脂暨油固著劑(resin-and-oil fixative)貼上金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