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侯景之亂 三 各懷鬼胎

梁武帝對待兄弟和侄子尚且如此放任自流,對親生兒子那更是寬縱得一塌糊塗,無以復加。其直接後果,是導致皇子問題成為毀滅南梁王朝的主要因素之一。

梁武帝共有八個兒子,依次是:蕭統、蕭綜、蕭綱、蕭績、蕭續、蕭綸、蕭繹、蕭紀。其中蕭統、蕭綱、蕭續三兄弟同為丁貴嬪所生,其余五子,分別出自五位妃子。次子蕭綜我們以前提過,母親為蕭寶卷寵妃吳淑媛,因此利用領兵北伐的良機,投入北魏。梁武帝一度斷絕了與他的父子關系,剝奪他的爵位封土。後來蕭綜客死他鄉,梁武帝懷念這個“兒子”,又恢復了他的名譽,派人秘密潛入北朝,盜取他的靈柩,回建康安葬。

中國的皇權時代,從秦始皇算起,到宣統皇帝,兩千一百多年中,綿延不斷。然而比梁武帝享壽更長的,僅有清朝的乾隆皇帝一人。皇帝的壽命,常常比皇帝的品德才幹更能影響皇朝的穩定性,不少皇朝的衰亡是源於皇位更叠的過於頻繁,劉宋和南齊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可是皇帝的壽命過長也不見得是好事,清朝的衰落,與乾隆皇帝倚老賣老、固步自封不無關系;梁國也是如此,梁武帝如果少活二十歲,江南百姓的命運或許不會那麽糟。

梁武帝即位後所封的太子蕭統,即昭明太子,口碑相當不錯。

關於昭明太子的傳說故事很多。相傳他出生時,形貌奇異,右手緊握,誰都無法掰開。梁武帝擔心他是殘疾,終日愁眉不展,有位大臣建議,張榜天下,招納名醫診治。榜文一貼出去,第二天就有人來揭榜,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鼎鼎大名的文豪沈約。沈約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看小蕭統,有趣的事,蕭統的小手被他輕輕一掰就分開了。梁武帝大喜,便拜沈約為太子的老師,沈約在自己家鄉造了一座書館,專心教小蕭統讀書。這個書館,就位於今天浙江桐鄉的烏鎮。“昭明太子讀書處”遺跡至今殘存,也算是江南保留不多的六朝風物。

其實這個傳說經不起推敲,它最大的漏洞是,蕭統於齊和帝中興元年(公元501年)出生在襄陽,當時梁武帝還在進攻蕭寶卷的途中,不可能有精力去掰蕭統的小手,更不可能以皇帝之身,張貼皇榜。不過,傳說的確寄托了千年來文人對於昭明太子的美好遐思,昭明太子也的確具備集文人、皇子於一身的理想形象。

昭明太子自幼才智非凡,三歲讀《孝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十歲就能開堂講儒家經學,屬於神童級別。他成年後更是酷愛讀書,過目不忘,出口成章。這裏還有段佳話,有一次,蕭統與一些名士在後池泛舟,番禺侯蕭軌興致很高,就說:“此處應當有伎人奏樂伴舞。”蕭統不予答復,脫口吟誦晉代詩人左思的《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蕭軌慚愧不已,無語以對。

蕭統藏書數萬卷,好與文人交往,他所主編的《文選》(也稱《昭明文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他仁厚孝義,對仆人從不責罰,還多次減免判罰不當的重罪;遇到雨雪災,就派手下大街小巷地體察民情,對於貧困家庭、受災遊民,都發放糧食棉衣救助,因此深得民心。

遺憾的是,這位人望頗高的太子卻因為小人的構陷,受到了梁武帝的猜疑。

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蕭統的生母丁貴嬪去世。蕭統派人買了塊好墓地,將要斬草下葬時,有個賣地的找到梁武帝身邊的太監俞三副,許諾說如果能把自己的地賣三百萬錢,便將其中的一百萬錢給俞三副作為報答。俞三副貪財,便密奏梁武帝,說太子所選的墓地風水不好,某塊土地是吉地,對皇帝有利。梁武帝一聽,對我有利,那就買吧,便宜就讓俞三副給賺去了。

安葬了丁貴嬪,一個看風水的道士對蕭統說:“太妃的墓地對你不利,若要避禍,就得厭伏。”“厭伏”是巫術的一種,是用一物壓一物的方法來作咒。蕭統按照道士的指示,在丁貴嬪墓側的長子之位埋下了臘鵝等物品。

沒想到太監出來搗亂。太子宮中有個內侍太監叫作鮑邈之,嫉妒另一位太監魏雅更受太子喜愛,心裏不平衡,向梁武帝告密狀,說:“魏雅勾結道士,為太子厭禱,在墓地裏作手腳,詛咒陛下。”

梁武帝一查,果然在丁貴嬪的墓地裏發現了臘鵝等物。利用巫術謀逆是宮廷大忌,非同小可,梁武帝本想徹底查清此事,幸虧侍中徐勉從中勸止,只誅殺了道士。

經此一事,梁武帝對於蕭統的好感與信任度大幅下降,有了更換太子的想法,蕭統終日憂懼不安。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他在後池遊玩,因采摘蓮花而落水染疾,病情迅速轉重,不治而終,年僅三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