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分歸隋 六 叔奪侄位

天保十年(公元559年),北齊的開創者、“間歇性精神病患者”文宣帝高洋,在嘗試了一切前人做過和沒有做過的事情後,由於飲酒過度引發臟器功能衰竭,死掉了,此時他剛過而立,三十一歲。

這位“瘋”皇帝留下了一個成績多多,問題也多多的國家,對於北齊人民而言,他的死是幸,還是不幸?乃是一連串讓人頭疼的難題中的一個。

一連串難題之中,最重要也最令人關心的,是封建王朝的那個經典問題:誰來繼承皇位?

問題粗看起來沒什麽懸念,高洋的嫡長子、十五歲高殷在他稱帝時就被立為太子,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者。

可是,高洋卻在臨死時說了兩句耐人尋味的話。第一句是對皇後李祖娥說的:“人生死不足惜,只可憐正道(高殷字正道)這孩子年紀太小,恐怕有人要奪了他的位子啊。”第二句是對六弟常山王高演說的:“你要奪位子,那就奪吧,只求你不要傷害我的兒子。”

從這兩句話我們足可以看出,高洋不喝酒頭腦清醒的時候,政治判斷力是非常準確的。高洋很清楚,北齊帝國的遊戲從一開始,就出現了違規。違規有了一次,就難免第二次,而頭一個違規的人,正是他自己。

高歡封高澄為世子,基本上是沿襲了北魏嫡長子繼位的傳統。高澄二十九歲遇刺身亡,造成了一個意外的局面,他沒有任何法理上的繼承人——世子。以立嫡長的規矩,繼承權應當落到高澄的嫡長子,也就是正室元妃所生的高孝琬的身上。高洋憑借手中的軍政大權繼位,本身違背了傳位的正統性。當然,高洋有一套說辭:高孝琬並非真正的世子,年紀又太小(沒有成年),而他自己也是高歡的嫡子(嫡次子),具備繼承權,這叫“兄終弟及”。但是,既然你高洋可以“兄終弟及”,那麽你的其他弟弟也同樣有資格做皇帝了,你想把皇位平穩地傳給自己的兒子,可沒那麽容易。出於這種顧忌,高洋在位期間就殺害了自己的兩個弟弟:三弟高浚與七弟高渙。

高浚和高渙的死因,與高洋所殺的那些大臣類似。高浚常勸高洋少酗酒、少淫亂,便被不耐煩的高洋抓了起來。高渙天資英武、風度超群,遭到高洋的嫉恨。民間算命的術士聲稱:“亡高者黑衣”,高洋一想,天下最黑的東西就是漆了,漆、七兩字古時相通,他深信排行第七的高渙是禍端,就把他也抓來,和高浚一起鎖進鐵籠,關進地牢裏,吃飯排泄全在一處(“黑衣”的真意,指的是以黑色為戎裝的北周宇文氏,高洋防了半天,防錯了方向,就好比秦始皇因為“亡秦者胡”討伐匈奴,唐太宗因為“代唐者武氏”殺李君羨一般荒謬)。

過了一年,高洋去看望兩個弟弟,心念骨肉親情,忽然後悔,想要赦免。九弟長廣王高湛與高浚不和,插話說:“猛獸豈能出洞!”高洋深以為然,為除後患,他親自拔劍刺向籠內的高浚,又命手下武士上前幫忙,然後投柴火到籠中,填上碎石、沙土,將兩個弟弟活活燒死。

高浚和高渙毫無過失地被殺,因為他們是高洋的弟弟,更因為他們是高洋的異母弟弟。對於自己的同母兄弟,高洋卻不能痛下殺手,原因很簡單,母親婁昭君還在。

婁昭君為高歡生了六個兒子,高洋死時有三個尚在人世,依次為六子高演、九子高湛和十二子高濟。婁昭君很不喜歡醜陋的高洋,連帶著對高殷的感情也不深,她寵愛幾個相貌英俊的小兒子,尤其是高演。依照“兄終弟及”的邏輯,婁昭君力挺嫡三子高演繼位。高洋一度有了更換太子的念頭,在楊愔、魏收等漢臣的堅持下才作罷。他也試圖對付高浚、高渙的手段對付高演,借著酒勁用刀環把他打個半死,婁昭君日夜求情,才讓高演揀了條命。顯然,婁昭君代表的是六鎮鮮卑勛貴,楊愔、魏收等人則代表關東漢族門閥。在兩方的持續施壓下,高洋選擇了妥協:把兵權交給高演,而由漢臣楊愔、燕子獻、鄭頤以及平秦王高歸彥共同輔政。太子高殷就在如此令人窒息的氣氛中登上了北齊的皇位。

在官場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江湖都未必能認清全局,十五歲的高殷哪裏能駕馭這麽復雜的形勢?高洋評價高殷“性格懦弱,像漢人家裏的孩子”,大致是實情。高殷從小跟著國子監受教,好文而不好武。高洋為了培養高殷的膽量,命他親斬死囚,高殷面有難色,砍了幾下都砍不下死囚的腦袋,高洋氣得用馬鞭抽打,把高殷嚇成了結巴。

結巴的高殷在治國方面卻要勝過與他同齡的宇文覺。高洋末年窮兵黷武,北齊國勢外強中幹,高殷在楊愔等人的支持下,派代表到各地體察民情,考核官吏,裁汰冗員,並減免徭役賦稅,休養生息。高殷的作為一定程度上舒緩了國內的潛在危機,不失為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