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第五次“圍剿”與反“圍剿”的戰爭

1.運動與攻堅

(1)黎川失守

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後,中央蘇區地域進一步擴大。1933年7月21日,蘇維埃中央決定劃中央蘇區為4省40余縣,即江西省的瑞金、於都、興國、永豐、新淦、宜黃、樂安、崇仁、廣昌、南豐、石城、萬泰、勝利、楊殷、公略、洛口、赤水、龍岡、長勝、太雷、博生,[1]福建省的長汀、上杭、武平、永定、連城、龍巖、新泉、寧化、清流、汀東、兆征、彭湃、代英,[2]粵贛省的會昌、尋烏、安遠、西江、門嶺、信康,[3]閩贛省的黎川、金溪、資溪、建寧、泰寧、光澤。以贛閩邊界為中心,中央蘇區由東向西形成分別向南平、漳州、粵北、贛州、吉安、樟樹、臨川輻射的廣大區域。

中央蘇區的壯大,尤其是控制區域的北移,使其與中央蘇區控制區域繼續北移,與閩浙贛蘇區漸成連接之勢。而黎川作為閩贛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所在地,突出於中央蘇區東北部,是中央蘇區與閩浙贛蘇區、贛東南與閩西北連接的主要孔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早在1933年3月第四次反“圍剿”時,中共中央就指示:“黎川、泰寧、建寧、廣昌……這個區域是中央蘇區戰略的鎖鑰,是永遠不能放棄的,這些城市仍須大大的鞏固起來,特別應該注意廣昌。”[4]1933年9月,當國民黨軍由贛江自西南向東北基本完成對中央蘇區的堡壘封鎖後,其試探性進攻首先從這裏發起。

當國民黨軍進攻黎川時,紅軍的防禦兵力異常薄弱。1933年6月,根據時在上海的共產國際軍事總顧問弗雷德的意見,紅軍決定展開分離作戰,所謂“兩個拳頭打人”,紅一軍團組成中央軍,部署在宜黃、樂安沿撫河一帶,防守蘇區北大門,第三軍團及第十九師等部組成東方軍,入閩作戰,向閩西北方向進攻。在初期的作戰計劃中,紅軍指揮部對黎川的防禦給予了相當重視,要求:“一、五軍團依計劃在北面地帶,積極活動,隱蔽我軍企圖時應派獨立第一團領導永興橋地帶部隊前出新豐街南廣部隊,牽制敵第六師,使該敵於我十九師東出泰將後,不敢侵入黎川。”[5]隨著福建方面戰事的展開,東方軍作戰並不順利,紅軍不斷向福建增兵,紅五軍團十三師及原留置贛東北兵力陸續調往東方軍協同作戰,黎川一帶兵力空虛,成為國民黨軍發動進攻的一個理想突破口。中革軍委指出:“蔣介石的主要目的,是由南城向東南突擊,以便割斷江西的東北部與基本蘇區的聯系,並完成吉水、永豐、樂安、南豐,以達到邵武地區的堅固陣地的封鎖線。”[6]

在與紅軍多次交手後,蔣介石策動新一輪“圍剿”時力圖從戰略上爭取主動。他在廬山訓練時就談道:

現在土匪的主力是向閩北移動了,我們現在如果也跟到福建去找他來打,這樣就是我們跟了土匪走,而陷於被動了!然則要如何才是立於主動呢?比方土匪現在在福建攻延平,攻了半個月還攻不下來,當然他向東不能發展了。如果我們現在有一個部隊收復了建寧,或者是到廣昌,那麽,在福建的土匪,就斷絕了後路,失掉根據地,不得不回來找我們打了![7]

9月初,他又致電福建方面:“圍攻延平之匪,必趁北路軍未進剿時,先乘隙打破我在閩之主力,然後回師西向,再應付北路軍,其計甚狡。但其在閩北延平一帶,亦不能徘徊過久,此時只要延平各城能固守半月,一待北路軍發動,則匪必西退,回顧老巢。故此時我閩軍主力,應先待其向西撤回時而邀擊之,不必正面急急進援,免遭暗算。”[8]這顯然是希望閩方能將紅軍東方軍拖住,以便其在贛東北從容部署。後來國民黨將領也認為,第五次“圍剿”中,國民黨方面戰術主要內容就是:“主動地選擇蘇區有戰略意義而又便於用兵的地區為一戰役階段。集中強大的兵力,作周到的準備,進行有限目標的攻擊;攻占後即利用有利地形構築碉堡封鎖線,對蘇區嚴加戒備阻絕封鎖……戰略上取攻勢,戰術上取守勢,自由主宰戰局,不冒風險。”[9]蔣介石在日記中將這一戰術概括為:“凡持重部隊皆令其作前方之守備。機動者,集中要點,專備出擊之用。先以一部突出,為匪之目標,以求決戰。其余則分為二、三部隊,在兩翼後作沉機觀變之備。”[10]進攻黎川,和這一作戰總思路是吻合的。同時,由於當時閩方內部反蔣活動暗潮洶湧,蔣介石對此已有知悉,進攻與福建相鄰的黎川,還不無對此預作準備之意。

9月1日,蔣介石電令熊式輝等:“南潯路與九江部隊可以盡量減少,並密令周渾元軍第六師在內準備九月底占領黎川城為要。”[11]中旬,國民黨軍向黎川集結。19日,蔣介石致電熊式輝等,要求將第八十五師撥歸周渾元指揮,“確實占領黎川”。[12]9月24日,國民黨軍周渾元縱隊(下轄第五、六、九十三3師)在距黎川約20公裏的硝石完成集結,次日向黎川發動進攻。當時,紅軍在黎川的力量薄弱。關於黎川留守部隊的人數,各方面有不同說法。肖勁光回憶當時“只有一個七十人的教導隊和一些地方遊擊隊”。[13]彭德懷回憶:“保衛黎川的是一個五六百人的獨立團”。[14]國民黨方面戰史記載,國民黨軍占領黎川後,“分竄黎川境內之匪約兩千左右”。[15]這三個數字不完全相同,考慮到黎川當時以地方部隊為主的實況,大致可判斷黎川中共方面部隊在千人左右。後來追究肖勁光責任時,提到肖指揮下“有一師兵力足以拒止至少可遲阻敵人於硝資之線”,[16]由於曾駐贛東北一帶部隊除第三軍團全部入閩外,第十三、十九、二十師全部及二十一師大部也開往福建,黎川守軍薄弱是不爭的事實,“一師兵力”的說法顯然是誇大之辭。鑒於雙方力量懸殊,剛剛由福建前線奉命趕回黎川的閩贛軍區政治委員肖勁光為避免無謂損失,率領教導隊和遊擊隊於27日撤離黎川。據肖勁光回憶:“從我接受任務回黎川到撤出黎川這八天的時間裏,軍委沒有給我下達堅守黎川的指示,也沒有明確的撤離黎川的指示。”[17]對戰略要地疏於防守,中革軍委一開始就犯了難以原諒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