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短命西羅馬也能影響歐洲上千年(第2/15頁)

斯提裏科挫敗強敵,使得西羅馬轉危為安。元老院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式。斯提裏科權勢日增,為其政敵所忌恨。公元408年8月,斯提裏科被西羅馬皇帝霍諾裏烏斯下令處死。

斯提裏科在關鍵時刻救了西羅馬,將西羅馬皇帝霍諾裏烏斯迎回羅馬城,本來有再造之恩,但因為西羅馬內部的官場鬥爭,西羅馬皇帝恩將仇報,將其處死。斯提裏科之死,不僅使得西羅馬皇帝霍諾裏烏斯的威信大打折扣,還激起斯提裏科麾下的3萬名蠻族官兵的憤慨。他們毅然投奔西哥特首領阿拉裏克,要求他再次進兵意大利,為枉死的斯提裏科報仇。以前抗擊西哥特人入侵西羅馬的汪達爾人,現在變成了他們攻打西羅馬的幫手。西羅馬皇帝霍諾裏烏斯一個不理智的舉動,給西羅馬招來了巨大災禍。

有了汪達爾人的幫助,西哥特首領阿拉裏克當然是喜出望外。公元408年秋,阿拉裏克再次率西哥特軍越過阿爾卑斯山,沿著亞得裏亞海岸南下翁布裏亞平原,直趨羅馬城,並搶占了奧斯提亞港,斷絕糧道。被圍困的羅馬城陷於饑饉,而龜縮在拉溫那的西羅馬皇帝霍諾裏烏斯卻坐視不救。羅馬城裏的人對皇帝失望至極,只得向西哥特人求和,向首領阿拉裏克交了5000磅黃金和3萬磅白銀。

隨後,西哥特人從羅馬城撤圍退走,但並沒有退出意大利,而是移師北上,包圍拉溫那城,向西羅馬皇帝霍諾裏烏斯提出割讓威尼西亞、伊斯特裏亞、諾立克和達爾馬提亞諸省的要求,即要建立由西哥特人自己統治的國家。這一近乎滅國的要求被西羅馬皇帝霍諾裏烏斯拒絕。首領阿拉裏克準備攻城時,東羅馬派的4000援軍趕到,給西羅馬皇帝霍諾裏烏斯解了圍。

公元410年,阿拉裏克又揮戈南進,再次包圍羅馬城。這一次,他拒收財物,決意攻占羅馬城。自從公元前390年高盧人攻陷羅馬城以來,800年中羅馬城還不曾被異族攻陷過,因而被譽為“永恒之城”。但是,處在內外交困中的西羅馬帝國,在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霍諾裏烏斯領導下,羅馬城的人早就失望了,尤其是下層人民,他們能拼命守城嗎?

果然,在西哥特人圍困下,城內的奴隸和下層自由民起義了。8月24日午夜,城內奴隸打開薩拉裏亞城門,放進了西哥特人。西哥特人連續6天洗劫羅馬城,再次盡情發泄了他們此前對羅馬帝國的不滿。

在劫掠羅馬後,為掠到更多糧食與農田,西哥特首領阿拉裏克又引兵南下,到布魯提伊紮營。這時,意大利境內到處有奴隸、隸農和貧苦農民起義,生產遭到破壞,糧食歉收。阿拉裏克打算渡過地中海,去奪取北非,在盛產糧食的阿非利加行省找一塊久居之地。正當準備出發時,他卻在康森蒂亞病逝。這是上天賜給西羅馬的一個良機。

阿拉裏克死後,由妻弟阿多爾福繼任西哥特人領袖。阿多爾福已感到他的族人疲於征戰,遂放棄去北非的計劃,而與西羅馬皇帝霍諾裏烏斯言和,並接受羅馬將軍頭銜。如何安置這些西哥特人?西羅馬皇帝霍諾裏烏斯想了想,決定將他們安置到已經被汪達爾人等瓜分而失去控制的西班牙和高盧去——讓西哥特人去與那裏的蠻族部落廝殺,無論勝敗如何,都會幹掉西羅馬的一個敵人。

公元412年,在阿多爾福率領下,西哥特人全部人馬進入南高盧,受到當地巴高達運動的強大支援,迅速占領阿奎坦尼亞地區。隨後,他們又越過比利牛斯山,占領了西班牙。公元419年,阿拉裏克的孫子提奧多理克任西哥特人領袖。他以土魯斯為首都,建立了西哥特首領國。從此,西哥特人結束歷時將近半個世紀的大遷徙活動,割據西羅馬境內的南高盧和西班牙稱王建國。這一歷史後文還會詳細提及。

東哥特人與西哥特人同源,居於德聶斯特河東岸的稱東哥特,居於西岸的稱西哥特。東哥特人在瓜分搶奪羅馬帝國領土時,與西哥特人有所不同,雖然他們首要的目標都是羅馬帝國的達契亞省,但東哥特人明顯受到了匈奴以及東羅馬的影響。

東哥特人原住在黑海北岸地區。公元374年,匈奴人進兵歐洲。東哥特人首領亥爾曼率領軍隊進行抵抗,失敗後自殺身亡。其子呼納蒙特所率的一支東哥特人於公元375年投降,歸順匈奴。

此後,東哥特人長期活動在達基亞和潘諾尼亞一帶。公元451年,東哥特人隨同匈奴首領阿提拉征戰高盧。匈奴國解體後,東哥特人獲得獨立。後來,經東羅馬皇帝馬爾契安同意,東哥特人定居在潘諾尼亞。

不久,東哥特人發動對巴爾幹半島地區的掠奪戰爭,並於公元470年攻占辛吉敦和內索斯。公元471年,特奧多裏克被推舉為東哥特人軍事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