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短命西羅馬也能影響歐洲上千年(第4/15頁)

蓋塞利克將目光轉向西羅馬的非洲行省,認為西羅馬內亂,各地戰火紛飛,皇帝自身難保,是斷然沒精力去管非洲那些行省的。占領那裏,汪達爾人就有了立足地。

公元429年5月,蓋塞利克率領8萬汪達爾人從塔裏法城出發,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在仗達附近登陸。他們一踏上非洲土地,便和當地反西羅馬的阿哥尼斯特運動聯合起來。奴隸、隸農紛紛加入他們的隊伍。汪達爾人的勢力一下子增強了不少。

西羅馬非洲總督蔔尼法斯率軍鎮壓,被打敗後退守希坡城。蓋塞利克率軍圍攻10個月,因缺乏攻城器械,未能攻克。蓋塞利克決定撤圍,攻掠其他地區。汪達爾人屢敗羅馬軍,最後,終於攻占了希坡城。

兩年後,西羅馬的非洲行省,除迦太基城等城市外,其余地區都被汪達爾人占領。時任西羅馬皇帝的瓦連提尼安努斯三世見鎮壓行不通,就想通過議和保住非洲的部分領土,然後再尋機收復其他丟失的領土。

公元435年,雙方在希坡城簽訂協議。根據協議,汪達爾人成為羅馬帝國的同盟者,只納少量貢賦給西羅馬就行。

從和約上看,西羅馬在軍事上失敗了,在談判桌上卻占了上風,在和約中成為受益的一方。但是,同西羅馬議和並不是蓋塞利克追求的目標。他利用此機會獲得了喘息時間,獲得了占領那些領土的合法性,並在內部和占領區進行整頓。

瓦連提尼安努斯三世無法看清其戰略意圖,僅僅獲得了表面上有利的和約,而根本無法實現自己的目的。公元439年,蓋塞利克主動撕毀協議,率領汪達爾人發動進攻,占領了羅馬帝國非洲行省的首府迦太基城。迦太基城的陷落標志著羅馬帝國在非洲600年的統治結束。蓋塞利克以迦太基城為首都,宣布成立汪達爾王國,並組建了一支強大的海軍,公開與西羅馬叫板。

沒有實力做保障,所謂協議只不過是一張紙而已。蓋塞利克撕毀協議,瓦連提尼安努斯三世根本無力做出反應,只能默認客觀事實而已。

此期間,除了汪達爾人搶奪西羅馬領土外,法蘭克人也在遷徙過程中搶奪了西羅馬不少地盤。

法蘭克人祖居萊茵河下遊,分為濱海法蘭克人和濱河法蘭克人。3世紀起,法蘭克人就經常侵入羅馬帝國高盧行省,掠奪財富和土地。至4世紀末,濱海法蘭克人作為羅馬的同盟者在埃斯考河和馬斯河下遊住了下來;而濱河法蘭克人則定居在萊茵河和馬斯河之間。

公元420年,法蘭克人獲得反西羅馬的巴高達運動支援,大規模向南推進。他們遷徙並不是舍棄故土,而是以它為根基,采用蠶食的方法擴大地盤,這和其他日耳曼部落進行長途跋涉的遷徙有所不同,這也導致法蘭克成為西羅馬滅亡後的一個地方大國。

在法蘭克人向北高盧進犯時,勃艮第人占據了高盧東南隅。勃艮第人原住在波恩荷爾姆島,後來遷至奧得河口一帶,4世紀時繼續南下,跨過萊茵河進入高盧。公元436年,他們在軍事首領貢德裏斯率領下遷徙到羅納河流域定居。

由於法蘭克人、勃艮第人等蠻族部落相繼入侵,西羅馬在高盧的領土到5世紀中葉就四分五裂了。西南部的阿奎坦尼亞地區和南部的普羅旺斯屬於西哥特首領國;東南部的羅納河與索恩河流域是勃艮第王國的領土;西部的阿爾摩利克半島為渡海而來的不列顛人所占據。只有高盧中部地區,即從盧瓦爾河到松姆河和馬斯考河上遊地帶,仍屬西羅馬。但是,由於勃艮第王國的隔阻,高盧中部地區實際上成為了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

在西哥特人的首先發難下,西羅馬領土至此已經被趁火打劫的蠻族部落蠶食了一大部分。在匈奴入侵前夕分治出來的西羅馬並未扭轉局勢,雖然一時半會兒沒遭到匈奴人攻擊,但已經被蠻族部落蠶食得殘破不堪。當然,這一時期西羅馬也不是一點兒成就都沒有,他們通過外交手段,維護了與匈奴人的關系,使西羅馬免於淪為匈奴的首要攻擊目標。

事實上,沒有實力的外交是建立在沙灘上的,是經不起戰爭浪潮沖洗的。匈奴人之所以願意與西羅馬友好,是因為他們需要時間在東羅馬和西羅馬中間選擇優先侵略的對象,而選定東羅馬後,與西羅馬友好就成為戰略了。不過,當匈奴人認定東羅馬已經沒油水可榨時,他們的目光必然會轉移到西羅馬身上。西羅馬遲到的災難最終還是來了。

3. 埃提烏斯一念之差決定了時代格局

在匈奴大舉入侵前夕,羅馬帝國分為東西羅馬。匈奴人擔心此時入侵會導致東西羅馬團結起來抵抗,便沒發起進攻,而是擺出非常友好的姿態。向東羅馬表示友好的同時,匈奴首領烏丹還與西羅馬結盟,甚至還幫助西羅馬攻打東哥特人——雖然匈奴人此前在阿德裏亞堡決戰中是幫助哥特人(西哥特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