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起兵的歷史真相(下)(第2/3頁)

李淵一直在焦灼地等待機會。

大業十三年二月,馬邑軍官劉武周突然發動兵變,殺了太守王仁恭,占據郡城,自立為定楊天子。李淵笑了。

這真是天賜良機。他私下對王威和高君雅說:“武周雖無所能,卻敢僭稱尊號。萬一他占據汾陽行宮,而我等又不能將其剪除,此乃滅族之罪啊!”王、高二人也覺得此事非同小可。汾陽行宮所在的樓煩郡(今山西靜樂縣)與馬邑郡相鄰,裏面不但儲積了無數錢帛,而且住著很多宮女,很可能成為劉武周的下一個攻擊目標。所以他們極力要求李淵趕緊征兵,以討伐劉武周。

李淵心中暗笑。他知道王威和高君雅急了,可他不急。他慢條斯理地說:“再觀察觀察吧,通知樓煩稍作防備就可以了,我們要以靜制動,以免自擾軍心。”三月中旬,劉武周果然攻破樓煩,並襲取汾陽行宮,將其中的宮女悉數俘獲,獻給了東突厥的始畢可汗。王威和高君雅大為震恐。下一步,劉武周的兵鋒絕對是直指太原了。

可李淵依舊氣定神閑。他召集眾文武將官說:“命士兵戒嚴,加強城池布防,撥糧賑濟流民。這三件事如今廢一不可,其他的事情,就看諸位的了。”

早已急不可耐的王威和高君雅立刻拜請說:“今日太原士庶之命,懸在明公。公若推辭,誰能擔此大任?”

李淵知道,現在招募和調遣軍隊的理由已經非常充分了,而且王、高等人的心情都比他更為迫切,只等著他一聲令下了。可李淵仍舊面露難色,說:“朝廷有令,將帥出征,一舉一動都要向朝廷稟報,接受朝廷節制。眼下賊兵在幾百裏內,江都卻在三千裏外,加上道路險阻,一路上又有其他賊兵據守,一來一往,不知要到什麽時候。率領這支事事要聽從遙控指揮的軍隊,抵禦狡黠詭詐、來勢兇猛的賊兵,就像是叫書生去撲火,能撲得滅嗎?諸公皆為國之藩籬,應當同心協力,以除國難。大家都是為了報效朝廷,最好不要相互猜疑。我今天之所以召集諸位,是想商議一個最妥善的辦法,並不是消極怯戰、推卸責任。”

王威等人連忙說:“公之文韜武略,遠近皆知,並且兼具國親和賢臣的身份,應當與國家休戚與共。如果事事奏報,如何應付突發事變?只要是為了討伐叛賊,專擅行事亦無不可!”

要的就是這句話。李淵心頭掠過一陣狂喜。可他臉上卻裝出一副無奈之狀,勉強同意了王、高等人的請求,下令征兵。

命令一下,旬日之間便募集了近萬人,這支隊伍很快就將成為晉陽起兵的主力軍。李淵命他們駐紮在興國寺,私下對李世民說:“紀綱三千,足成霸業!處之‘興國’,可謂嘉名。”同時分別遣使至河東和長安,催促李建成兄弟和女婿柴紹迅速前來太原集結。

萬事俱備。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如何收拾王威和高君雅了。

然而,王威和高君雅也不是等閑之輩——能成為皇帝親信並接受特別任務的人絕不會是笨蛋。

李淵的舉動已經引起了他們的強烈懷疑。

因為李淵把招募來的軍隊分派給了三個人:李世民、長孫順德和劉弘基。李世民是李淵的兒子,沒什麽好說的。問題出在後面這兩個人身上。他們是什麽人?他們都是逃避兵役的罪犯啊!早就應該處決了。本來沒有告發他們就算是很給李淵面子了,現在李淵居然把軍隊交到這種逃犯手上,這是什麽性質的問題?李淵到底想幹什麽?

王、高二人打算逮捕長孫順德和劉弘基,以防生變。可他們的想法馬上被一個人勸阻了。

他就是武士彟。

武士彟說:“這兩個人都是唐公的座上賓,如果你們一定要動手,恐怕會激起事變。”王、高二人想想也有道理。如今劉武周和突厥人虎視眈眈,倘若這時候引發內訌,對誰都沒有好處。於是他們只好暫時按捺下來。幾天後,又有一個叫田德平的軍官準備建議王威和高君雅調查李淵募兵的內情。武士彟知道後,又制止他說:“剿匪的軍隊全部隸屬於唐公,王威和高君雅雖然掛著副留守的頭銜,手中卻沒有實權,有什麽能力調查!”田德平只好作罷。

可是隨著局勢的發展,王威和高君雅越來越覺得不對勁了。李淵的一舉一動都讓他們滿腹狐疑並且心驚膽戰。他們覺得李淵很可能要發動叛亂!王威和高君雅最後橫下一條心,決定先下手為強。

由於當時的太原多日不雨,王、高二人就提出要在晉陽城南五十裏處的晉祠舉行祈雨大會,請李淵主持,準備在會上伺機將李淵幹掉。

與此同時,李淵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王威和高君雅。雙方都在暗中磨刀霍霍,是你死還是我亡,就看誰的出手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