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起兵的歷史真相(下)(第3/3頁)

千鈞一發之際,一個名叫劉世龍的當地鄉長秘密來到李淵府上,把王威和高君雅準備在晉祠祈雨時動手的消息告訴了李淵。

劉世龍平日與高君雅頗有往來,所以他的消息應該是可靠的。李淵當即與李世民、劉文靜等人緊急制訂了一個行動方案。

大業十三年五月十四日夜,李淵命李世民和長孫順德率領五百名士兵埋伏在晉陽宮城的東門。十五日晨,李淵召集王威和高君雅在宮城中的辦公廳議事。眾人剛剛坐定,劉文靜就領著開陽府(禁軍征兵府)司馬劉政會來到廳前。劉政會的手裏拿著一道訴狀,大聲稟報有事要奏。李淵示意王威和高君雅去接訴狀,劉政會卻說:“我要告的人正是兩位副留守,只有唐公可以看!”

王威和高君雅猝不及防,頓時大驚失色。

李淵也裝出一臉的驚詫,說:“怎麽會有這種事?”接過訴狀一看,立刻高聲宣布:“王威與高君雅暗中勾結突厥,準備裏應外合進攻太原。”

直到這一刻,王威和高君雅才意識到發生了什麽。高君雅一下就跳了起來,卷起袖子破口大罵:“這是有人要造反,故意陷害我們!”

可是,一切都由不得他們了。此刻李世民的士兵早已控制了宮城外的所有重要路口,王威和高君雅已經毋庸置疑地成了甕中之鱉。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迅速沖上來,將王、高二人當場逮捕,關進了監獄。

至此,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就緒。與此同時,李建成、李元吉、柴紹等人也正在馬不停蹄地向太原趕來。李淵再也沒有顧慮了,只要李建成等人一到,晉陽起兵的歷史大幕就會轟然拉開。

這就是晉陽起兵的動因和真相。

根據溫大雅的記載,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淵絕非胸無大志、庸庸碌碌之人,而是“素懷濟世之略,有經綸天下之心”(《大唐創業起居注》),並且是一位“勇敢的領袖、剛烈的對手和足智多謀的戰略家”(《劍橋中國隋唐史》)。

也就是說,晉陽起兵的首謀之人,包括整個過程的組織者和全局總指揮,正是李淵本人。

但是在肯定李淵的同時,我們卻不能輕易抹殺李世民在這次起義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雖然貞觀史臣出於人所共知的原因美化了李世民,誇大了他的功績,可我們在還原歷史真相的時候卻不宜矯枉過正。應該說,從“密招豪友”建立核心力量,到募集義兵組建軍隊,再到“伏兵晉陽宮”控制王威和高君雅,李世民在整個起兵過程中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的。起碼相對於來不及參加晉陽起兵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來說,李世民的首義之功就是他們無法相比的。此外,李世民所表現出的年輕人特有的銳氣和進取精神,也恰與李淵老成持重、顧全大局的性格形成一種微妙的互補。

按照王夫之的說法,李世民的表現是“勇於有為”,而李淵的表現則是“堅忍自持”(《讀〈通鑒〉論》卷二十)。

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正是由於李淵父子在起兵叛隋、締造大業的進程中既能保持戰略思想上的一致,又有性格和行為方式上的互補,才能確保起兵的成功,並迅速崛起於群雄之間,最終開創大唐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