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劉邦的“穿孔遊戲”(第3/5頁)

事後,有人責備叔孫通有那麽一點“諛”,叔孫通卻擦著汗回答說,我也是剛剛脫離虎口,你們就不要這麽損我了。叔孫通連夜逃離鹹陽城,先投懷王,再投項王,最後降漢。其實在這裏,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叔孫通劃為沒有風骨氣節之人。在那樣一個活著才是硬道理的亂世中,趨利避害是一個人生存的本能反應。而這時候的知識分子也有選擇如何生存的權力,不存在和某個權力集團簽訂生死契約。也就是說,叔孫通最後投奔劉邦,是識時務的明智之舉。

剛一開始,劉邦對叔孫通這幫儒生還是有較強的抵觸情緒。要知道劉邦是一個將草根精神進行到底的人,沒有高學歷,生活也不小資,尤其看不慣儒生的那身行頭。對於劉邦的這種心理,叔孫通還是能看出來的。一個人如果連老板的喜怒哀樂都解讀不了,那他在官場上是沒有前途的。既然劉邦不喜歡這身奇裝異服,那就好好在形象上捯飭一下。於是叔孫通經過一番調查研究後改穿楚地的短服,在那些頑固的儒生中,有一個人能主動站出來迎合自己。叔孫通的這種做法博得了劉邦的高度賞識,看來儒生們的頭腦也不全是花崗巖的。據《史記》記載,叔孫通降漢時跟隨的儒生有一百多位,可見叔孫通在當時的儒家學者中是具有一定號召力的。這幫人之所以冒著被殺頭的危險跟著叔孫通投奔劉邦,也是看中了叔孫通的勇氣和膽識。至少在那一百多位儒生敢死隊員們看來,跟著叔孫通是有前途的。

但現實很快讓他們奔騰的熱血冷卻了下來,叔孫通並沒有帶他們走上一條光明大道。這家夥一次又一次向劉邦舉薦的人都是一些有案底的黑社會分子(盜匪),儒家弟子一個也沒有舉薦。儒生們懷疑叔孫通是不是吃錯藥了,懷疑他還是不是儒家士子的一份子。叔孫通給出的理由是:漢王正在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打天下,你們只會讀書寫文章不會打仗,所以我要先舉薦那些上了前線敢玩命的主。等到天下一統,才能輪到你們上場。你們需要耐心等待,等到時機成熟我一定會推薦你們的。叔孫通的這席話,並不是滿嘴跑火車,而是“心有所定,計有所守”的一種表現。由於他舉薦的人在戰爭中多次立功,劉邦非常高興,拜叔孫通為博士,號稷嗣君。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早已統一天下。在他看來,那些官場禮節過於繁瑣,不符合他低級趣味的風格。他要求能省則省,一切從簡。結果大漢帝國的朝堂成了鬧哄哄的菜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叔孫通拿出了秦朝朝儀、官制給新皇帝運用。劉邦建立的新王朝,基本是流氓政權取代了貴族政權,那些出身草野的流民哪裏懂得什麽禮儀和規矩,出入朝堂跟出入梁山聚義廳也差不多,奉行的也只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那一套。群臣在朝堂之上開懷飲酒,高聲喧嘩,手癢難耐的武將們情急之下還會拔劍擊柱。看著眼前亂糟糟的場面,劉邦覺得這樣太沒有規矩了。

叔孫通知道劉邦愈來愈討厭此類事,善於察言觀色的他就不失時機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那些儒生很難為您攻城拔寨,可是能夠幫您保守成果。我希望征召魯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弟子們一起制定朝廷上的儀禮。打天下我們讀書人不行,而治天下你們這些沒文化的武人不行,還要靠我們儒家的弟子。

劉邦擔心的是,這些讀書人所制定的禮儀制度,又會像過去那樣煩瑣難行。為了打消劉邦心中的顧慮,叔孫通說:“五帝有不同的樂禮,三王有不同禮節。禮,就是按照當時的世事人情給人們制定出節制或修飾的法則。所以從夏、殷、周三代的禮節有所沿襲、刪減和增加的情況看就可以明白這一點,就是說不同朝代的禮節是不相重復的。”

叔孫通是個異常清醒之人,他對於權力體系建設有著一套更為實用的理論。他來自秦朝,對於秦王朝的敗亡也有著更為直觀的感受。從這個角度出發,叔孫通的觀點無疑是歷史文化層面上的一大進步。

於是漢高祖劉邦將制定朝儀的任務就交給了叔孫通,劉邦只定了一個調子:可試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者為之。意思就是說,你定的這個朝儀,不能過於繁瑣,要易學易掌握。

等到叔孫通的朝儀制定好了之後,先是召集了魯地幾十個讀書人,連同孫叔通的弟子一百多人在野外牽繩索、樹茅草,將新近制定的禮法練習了一個多月。直到孫叔通覺得已經差不多了,於是上報漢高祖劉邦。劉邦在檢閱過後,覺得這種形式大於內容的繁文縟節給足了皇家面子,很能體現皇家的威嚴,臣子的恭順。他用四個字對叔孫通所做的工作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吾能為之。這一套,我可以做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