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憲宗時藩鎮叛服

憲宗即位之月,韋臯卒。劉辟自為留後,使將校表求節鉞。朝以袁滋為西川節度,而征辟為給事中。辟不受命。滋逗留不敢進。坐貶,而以辟為西川節度副使,知節度事。辟又求兼領三川,不許。辟與同幕盧文若善,欲以為東川,遂圍東川節度使李康於梓州。乃以長武城使高崇文為右神策行營節度使,會李康及山南東道節度使嚴礪討之。時元和元年正月也。辟旋陷梓州,執李康。三月,崇文復之。辟歸康求解。崇文以康敗軍失守,斬之。四月,以崇文為東川副使,知節度事。辟屯兵鹿頭關,見第七章第四節。崇文敗之。嚴礪前收劍州,見第三章第四節。及是,又遣將敗辟兵於綿州。見第六章第三節。九月,崇文入成都。擒辟,檻送京師,斬之。盧文若自殺。十月,詔割資、今四川資中縣。簡、見第六章第三節。陵、今四川仁壽縣。榮、今四川榮縣。昌、今四川大足縣。滬見第三章第七節。六州隸東川,以嚴礪為節度,而以崇文為西川。崇文不通文字,厭案牘谘稟之煩,求去。明年十月,以為邠、寧、慶節度,而出宰相武元衡為西川。《舊書·高崇文傳》雲:在長武城,練卒五千,常若寇至;其討劉辟,卯時宣命,辰時出師,器用無闕者;入成都也,珍寶山積,市井不移,無秋毫之犯;則其人頗能將兵。然其去成都也,帑藏之富,百工之巧,舉以自隨,蜀郡一罄;又以不習朝儀,憚於入覲,詔令便道之鎮;則亦一貪橫之武夫耳。《杜黃裳傳》雲:劉辟作亂,議者以劍南險固,不宜生事,惟黃裳堅請討除。又奏請不以中官為監軍,只以高崇文為使。似其用兵,頗有成算。然《李吉甫傳》言:劉辟反,帝命誅討之,計未決,吉甫密贊其謀。兼請廣征江淮之師,由三峽入,以分蜀寇之力。今觀崇文出兵時,朝廷仍許辟自新,及克東川,乃削奪其官爵,則初亦無必勝之把握。韋臯在西川,兵力頗厚,辟雖妄人,未能用,然謂恃崇文一軍,即可取之如摧枯拉朽,事固未易逆睹也。黃裳歿後,賄賂事發,實嘗受四萬五千貫於崇文,則其舉之,豈真以其材武哉?專殺李康,最為不法。《新書·循吏傳》:韋丹時為諫議大夫。議者欲釋劉辟,丹上疏,以為今不誅辟,則可使者惟兩京耳。會辟圍梓州,乃授丹東川節度。至漢中,上言康守方盡力,不可易,召還。此可見康之敗非其罪。即謂不然,亦豈崇文所得擅殺也?據《新書·宦官傳》,其事實出俱文珍,文珍時為監軍,則不以宦官監軍之言,又不讎矣。憲宗之用兵,亦何以異於德宗哉?

韓全義之敗於淮西也,過闕下,托疾不入朝。憲宗在藩,疾之。既嗣位,全義懼,入覲,令其甥楊惠琳知留後。朝令全義致仕,以右驍衛將軍李演為節度。惠琳據城叛。詔發河東、天德兵討之。天德軍見第七章第一節。夏州兵馬使張承金斬之。時元和元年三月也。

是歲,武寧節度使張愔被疾,上表請代。順宗即位,名徐州軍曰武寧。十一月,以東都留守王紹代之,復以濠、泗二州隸徐。徐軍喜復得二州,不敢為亂。愔遂赴京師,未出界,卒。

順宗之立也,於潤州置鎮海軍,以李锜為節度,而罷其鹽鐵轉運。《舊書·锜傳》雲德宗,《新書·方鎮表》在元和二年(807年),皆誤。《通鑒》系貞元二十一年三月。锜雖罷利權,而得節度,反謀未發。憲宗即位二年,諸道崛強者入朝,锜不自安,亦以入朝為請。乃拜锜左仆射。锜乃署判官王澹為留後。既而遷延發期,澹與中使頻喻之。

遂諷將士,以給冬衣日,殺澹而食之。監軍使聞亂,遣衙將慰諭,又臠食之。復以兵注中使之頸。锜陽驚,救解之,囚於別館。遂稱兵。室五劍,分授管內鎮將,令殺五州刺史。蘇、常、湖、杭、睦。睦州,今浙江建德縣。常、湖二州刺史,皆殺其鎮將。惟蘇州刺史為鎮將所系,獻於锜。會锜敗,獲免。遣兵馬使張子良、李奉仙、此據《舊書·锜傳》。《本紀》作李文良。田少卿領兵三千,分略宣、歙、池三州。三將回戈趨城。锜甥裴行立為內應。執锜,械送京師,斬之。時元和二年十一月也。時詔淮南節度王鍔討锜,未至,難已平矣。其挽硬蕃落將士,或投井、自縊,紛紛枕藉而死者,不可勝紀焉。

於 者,後周於謹之七世孫也。性橫暴。貞元十四年(798年),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吳少誠叛,乘之,廣軍籍,募戰士,利器甲,然專有漢南。又擅興兵據南陽。憲宗即位,稍戒懼。為子季友求尚主。上以女普寧公主妻之,而使人諷之入朝。遂奉詔。元和三年九月,以裴均代之。內官梁守謙掌樞密,頗招權利。有梁正言者,自言與守謙宗盟情厚。子敏,與之遊處。正言取其財賄,言賂守謙,以求出鎮。久之,無效。敏誘正言之僮,支解投溷中。八年(813年)春,事發。敏竄雷州。至商山,賜死。商山,在今陜西商縣東。季友奪二官,亦坐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