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限制宗教政令

僧、道本非可以偽濫也。“自西晉已上,國有嚴科,不許中國之人,輒行髡發。”傅奕《請除佛教疏》語。奕意見雖偏,此語則不能為偽造也。其後雖許之,然管轄有定職。北齊以昭玄寺掌佛教,隋曰崇玄署,隸鴻臚。煬帝改郡縣佛寺為道場,道觀為玄壇,各置監、丞。見《隋書·百官志》。唐置諸寺觀監,隸鴻臚寺。貞觀中,廢寺觀監。上元二年(675年),置漆園監,尋廢。開元二十五年(737年),置崇玄學。天寶二載(743年),改曰崇賢館。置大學士一人,以宰相為之。領兩京玄元宮及道院。初天下僧、尼、道士、女冠,皆隸鴻臚寺。武後延載元年(694年),以僧、尼隸祠部。開元二十四年(736年),道士、女冠隸宗正寺。天寶二載(743年),以道士隸司封。貞元四年(788年),崇玄館罷大學士。後復置左右街大功德使、東都功德使、修功德使,總僧、尼之籍及工役。元和二年(807年),以道士、女冠隸左右街功德使。會昌二年(842年),以僧、尼隸主客。見《新書·百官志》宗正寺及崇玄寺注。寺觀、僧道有定數。見《新志·崇玄署職》。剃度須得允許,《新志·崇玄署職》雲:“兩京度僧、尼、道士、女冠,禦史一人蒞之。每三歲,州縣為籍,一以留縣,一以留州,僧、尼一以上祠部。道士、女冠,一以上宗正,一以上司封。”行動亦有拘檢。崇玄署職又雲:“凡止民家,不過三夜。出逾宿者,立案連署,不過七日。路遠者州縣給程。”《韓愈傳》:賈島,範陽人。初為浮屠。來東都。時洛陽令禁僧午後不得出,島為詩自傷。愈憐之,因教其為文。遂去浮屠,舉進士。則其管束有時頗嚴。皆非可以任意為之也。然終不免於偽濫,於是沙汰限制之政行矣。

唐開國即行之。《舊書·高祖紀》:武德九年五月,辛巳,詔曰:“自覺王遷謝,像法流行,末代陵遲,漸以虧濫。乃有猥賤之侶,規自尊高,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為剃度,托號出家。嗜欲無厭,營求不息。出入閭裏,周旋阛阓,驅策田產,聚積貨物,耕織為生,估販成業,事同編戶,跡等齊人。進違戒律之文,退無禮典之訓。至乃親行劫掠,躬自穿窬,造作妖訛,交通豪猾,每罹憲網,自陷重刑。黷亂真如,傾毀妙法。又伽藍之地,本曰凈居,棲心之所,理尚幽寂。近代以來,多立寺舍,不求閑曠之境,唯趨喧雜之方。繕采崎嶇,棟宇殊拓。錯舛隱匿,誘納奸邪。或有接延鄽邸,鄰近屠沽,埃塵滿室,膻腥盈道。徒長輕慢之心,有虧崇敬之義。且老氏垂化,本實沖虛,養志無為,遺情物外。全真守一,是謂玄門,驅馳世務,尤乖宗旨。朕膺期禦宇,興隆教法,志思利益,情在護持,欲使玉石區分,薰蕕有辨,長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從沙汰。諸僧、尼、道士、女冠等,有精勤練行、守戒律者,並令大寺、觀居住,給衣食,勿令乏短。其不能精進戒行者,有闕不堪供養者,並令罷遣,各還桑梓。所司明為條式,務依法教。違制之事,悉宜停斷。京城留寺三所,觀二所,其余天下諸州,各留一所,余悉罷之。”事竟不行。此詔之為沙汰而非廢絕,事甚明白。《新書》雲“四月,辛巳,廢浮屠、老子法”,又於六月書“復浮屠、老子法”,謬矣。惟下詔之月,《新紀》與《通鑒》同,當從之,《舊紀》之五,蓋誤字也。《舊紀》雲事竟不行,似但未奉行而已,未嘗更有詔令,而《新紀》雲復者,其文承“庚申,秦王世民殺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大赦”之後,在“癸亥,立秦王世民為皇太子,聽政”之前。數日之間,必不能更有處置佛、道之詔,疑赦文中或有暫緩沙汰之語,後遂閣置未行,故《舊紀》雲事竟不行,《新紀》乃書之曰復也。此事據《舊書·傅奕傳》及《通鑒》,皆因奕上疏請除去佛教而起。《舊傳》奕上疏在七年(624年),而《通鑒》系九年(626年),蓋因沙汰之詔追溯之。《奕傳》載奕疏後又雲“又上疏十一首”,明非一疏入而即決。《傳》又雲:高祖付群臣詳議,惟太仆卿張道源稱奕奏合理,而中書令蕭瑀則與之爭論。《新書·藝文志》:道家類釋氏,有法琳《辨正論》八卷,又《破邪論》二卷。《注》雲:琳姓陳氏。傅奕請廢佛法,琳諍之,放死蜀中。則此事爭辯,歷時頗久,不以為然者實多,此赦文所以停止之歟?

武德詔雖未行,然欲沙汰僧、尼者仍不絕。武後時,蘇瑰請並寺,著僧常員,數缺則補。中宗時,近戚奏度僧、尼,溫戶強丁,因避賦役。姚崇相玄宗,建言之。帝善之,詔天下汰僧偽濫,發而農者余萬二千人。李叔明為東川,請本道定寺為三等,觀為二等。上等留僧二十一,上觀道士十四,每等降殺以七。皆擇有行者,余還為民。德宗善之,以為不止本道,可為天下法,乃下尚書省雜議。都官員外郎彭偃曰:“天生蒸人,必將有職,遊閑浮食,王制所禁。今僧、道士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一僧衣食,歲無慮三萬,五夫所不能致。舉一僧以計天下,其費不貲。臣謂僧、道士年未滿五十,可令歲輸絹四,尼及女冠輸絹二,雜役與民同之,過五十者免。”刑部員外郎裴伯言曰:“衣者蠶桑也,食者耕農也,男女者繼祖之重也,而二教悉禁,國家著令,又從而助之,是以夷狄不經法,反制中夏禮義之俗也。《傳》曰:女子十四有為人母之道,四十九絕生育之理;男子十六有為人父之道,六十四絕陽化之理。臣請僧、道士一切限年六十四以上,尼、女冠四十九以上,許終身在道,余悉還為編人。官為計口授地,收廢寺觀以為廬舍。”議雖上,罷之。李訓嘗建言:“天下浮屠避徭賦,耗國衣食,請行業不如令者還為民。”以上皆據《新書·本傳》。《李訓傳》又雲:既執政,自白罷,因以市恩。《通鑒》:大和八年七月,李訓奏僧、尼猥多,耗蠹公私。詔所在試僧尼誦經,不中格者,皆勒歸俗。禁置寺及私度人。十月,鄭注欲收僧、尼之譽,固請罷沙汰。從之。此等皆誣罔之辭,蓋時未暇及此耳。此等皆欲行諸全國者。其操一方之政柄,而自行之於所治之地者,則有如韓滉為鎮海,毀拆上元縣佛寺、道觀四十余所,以修塢壁;以佛寺銅鐘鑄兵器。李德裕徙西川,毀浮屠私廬數千,以地與農。亦如其廢淫祀然,莫之能止也。積之久,乃復有武宗沙汰僧尼之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