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自主之路

1

亡命的金玉均被日本政府轉移到小笠原島時,朝鮮宮廷又開始策劃同俄國接近。除了俄國,還能依靠誰的勢力呢?宮廷裏飄蕩著這種空氣。

前次對俄接近時情報泄露,被清政府得知,以失敗告終,這次就必須格外謹慎。閔妃等人有著巨大的危機感,何況還有一個大院君,簡直是閔妃的不露面的勁敵。大院君的背後有清政府做後盾,善於操縱的袁世凱不知什麽時候會操縱大院君這個傀儡動起來。

親俄派的重要人物閔泳煥、閔應植等都是閔氏族人,另有洪在羲和金嘉鎮等人協助。出入俄使館、擔任溝通的是竹山府使趙存鬥、金良默、金鶴羽等。精通俄語的蔡顯植為他們當翻譯。

親俄派強調:“清政府自稱為宗主國,當英國占我領土巨文島時,卻不曾采取任何有效措施。現在,能使英國撤出巨文島的,只有俄國具備這樣的實力。”

英國占領巨文島,構築要塞,是俄國政府命令艦隊在海參崴集結之故。俄國解散遠東艦隊,英國自然會放棄巨文島。只有俄國能對抗英國,的確也是事實。

朝鮮宮廷悄悄把金光勛召回漢城。第一次與俄接觸時,他曾同金鏞元去過海參崴。當時的使節們,因“不遵國王之命,擅自行動”,分別受到處罰,被發配到邊遠地方。金光勛在邊城度過一年多的流放生活。他極端秘密地返回漢城,開始同俄國公使接觸。

俄國方面並不是完全被動的。駐朝鮮公使韋貝讓妻子出入宮廷,同最高實權者閔妃進行個人交往。

袁世凱在宮廷裏也有情報網,較早地覺察到宮廷中對俄接近的空氣。不過,接到確切的情報是在陽歷8月1日(陰歷七月二日)。

這是右營使閔泳翊告訴他的。閔泳翊雖然也去日本視察過,但在政治態度上卻是親清反日。“甲申政變”中,他在郵政局附近遭到親日派的襲擊,身負重傷。他是閔氏一族的要人,國王、王妃都信任他。對於朝鮮自主一事,他毫無異議,只是因此而引來俄國,他不能贊成。

“必須趕快制止對俄接近計劃。”閔泳翊考慮成熟後,向袁世凱揭露了這件事。

“靠你自己的力量不能設法毀掉那個計劃嗎?”袁世凱對閔泳翊說。

閔泳翊搖了搖頭,心中暗說:如果用我的力量能左右他們,我就不告密了。

“噢……親俄勢力竟如此強大了?”袁世凱臉色憂郁地點了點頭。

他采取的第一步對策,是把這項情報泄露給各國。

日本和英國的反應極其敏感,穆麟德的後任——美國人德尼不但輔佐朝鮮政府,還輔佐著袁世凱。有人問他對這一情報的看法時,他答道:“這是英國人散布的謠言,他們想把占領巨文島合法化。”

德尼不可能不知道朝鮮宮廷的真正動向,說不定對俄接近就是他出的主意。他經常站在為朝鮮宮廷辯護的立場上。

“這個人懼內,是致命的弱點!”袁世凱撇了撇嘴,輕聲說道。這個人是指朝鮮國王李熙。

朝鮮國王完全被王妃閔氏踩在腳下,策劃對俄接近絕不是他的獨出心裁,而是閔妃的謀略。

難道是中堂估計錯了?袁世凱覺得不對頭。李鴻章已是六十五六歲的成熟的政治家,對於不滿三十歲的袁世凱來說,簡直就是活神仙。他相信這位中堂一貫正確。應該說,是他努力使自己相信。他這樣的行動派很需要有一個指點方向的人物,與其自己左思右想,不如有人命令說:“這麽做!”命令者若是錯了,那可就全糟了,所以,袁世凱希望命令者李鴻章在原則上絕對正確。

然而,李鴻章決定釋放大院君,袁世凱總覺得是個錯誤。從這時起,袁世凱敢於對被他神化的李鴻章抱懷疑態度了。

由於釋放了大院君,親清傾向極強的閔妃派也開始產生反清情緒,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不過,對名義上的屬國,長期地拘留國王之父,聽起來也不妥當。釋放這件事,從人道的立場上看,誰也沒有理由責難。而且,為維護岌岌可危的宗主權,使用古典的“分而治之”(pide and rule)的方法,也無可厚非。對於宗主國來說,朝鮮政界分成數個小集團才最為理想,反之,團結一致就不好辦了。大院君的釋放,反倒使閔妃派團結一致了,是危機感使他們拋棄了小異。

袁世凱深感朝鮮內部團結一致是難以應付的。如果國王能稍稍堅強些,就會產生國王派與王妃派的分裂。可是,現在不存在國王派,只有清一色的閔妃派系。

團結一致,靠近俄國,這是不能等閑視之的問題。袁世凱給李鴻章拍電報,提出建議:“廢昏君,另立李氏賢者。”

閔妃因為是王妃,所以才能專橫跋扈,如果丈夫不是國王,她的權力源泉就幹涸了。但是,閔妃一黨絕不會善罷甘休,因此必須使用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