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3/4頁)

這時,幾名士兵匆匆帶來了一名宮廷侍衛,侍衛上前呈上一封信道:“王將軍,儲君有急信。”

王思禮又瞥了一眼下面的馬隊,這才打開了李豫的信,只匆匆看了一遍,他驚得跳了起來,連聲大喊:“快!關閉城門,不準馬隊進關!”

“當!當!”的警報聲在潼關上空敲響,數百名士兵一擁而上,用長矛逼退馬隊,“出去!全部退出去。”

這時,內城門開始吱吱嘎嘎地關閉了,統帥這支牛馬隊的大將孫孝哲見事情已經敗露,他不假思索,猛地揮槍大喊:“沖進去,奪取潼關!”

一聲令下,那些趕牛的牛倌,牽馬的馬夫立刻消失了,變成了一支殺氣騰騰的軍隊,他們撕去外衣,露出了衣服內的細鎧,拔出藏在布帛中的戰刀和弓箭,狂喊著向甕城內湧去。四處喊殺聲震天,兵器撞擊刺耳驚心。

孫孝哲一眼瞥見在敲鐘的哨官,他張弓搭箭,一支勁箭從弓中射出,箭矢穿透了哨官的脖子,他慘叫著從七八丈高的城樓上重重摔下,這聲慘叫象黑夜裏的喪鐘,敲醒了所有潼關的士兵,也激怒了他們,城上士兵開弓放箭,投石下城,一時間箭似密雨,石如冰雹,中箭的戰馬一躍而起,嘶鳴聲劃破長空。

安祿山的軍隊則用盾牌抵擋,被壓制在山道上,但安祿山派來的六千軍人都是他精心挑選出的最精銳的範陽軍,個個武藝高強,驍勇善戰,都已身經百戰,盡管地形不利於他們,但他們依然攻勢如潮,向內城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相比之下,潼關守軍大多是挑選剩下的老弱之兵,精兵都被李隆基帶走,人數也不多,他們僅能依靠潼關有利的地形和安祿山軍進行鏖戰,但他們遠遠不是安祿山軍的對手,不多時,甕城內的數百唐軍便已陣亡過半。

現在關鍵就是對甕城的爭奪,潼關由外城、甕城和內城三部分組成,只有通過內城門,才算是真正入關,外城已經失守,安祿山軍已經進入的千余人馬都集中在甕城中,甕城是一片占地數百丈平地,位於內城和外城之間,四周都是城墻,是士兵們平時換崗和檢查外來行人之所,現在卻成了雙方爭奪潼關的關鍵。

潼關內城門是雙門,大門是用極厚重的生鐵鑄成,人力根本無法撼動,需要巨型攻城器才能撞開,安祿山軍沒有攜帶攻城器,要想打開內城門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沖上城樓,奪下絞盤,用絞盤來打開城門。

這樣一來,雙方爭奪的核心就是一條窄窄的上城甬道,這是從甕城走上城樓的唯一通道,只能容兩人並肩通過。

一千余名安祿山軍和一千多潼關守軍,在這條長不過五丈的甬道展開了極其慘烈的鏖戰,唐軍數十名騎兵沖在最前面,後面的士兵緊緊跟上,與此同時千余安祿山軍如潮水一般湧來,他們來不及列成隊型,揮舞著長刀,手執盾牌,弓箭上弦,頂著箭雨向前猛沖猛射,一時刀光森冷,長箭噬血,幾十名甕城內的唐軍奔逃不及,被刀鋒削掉了腦袋。

空氣中彌漫的血腥味讓安祿山軍變得異常兇暴,即使沖在前面的人已經被殺死,但後面的士兵依舊瘋狂湧上,頂著屍體肉盾,強大的沖擊力竟然把前面數十匹騎兵戰馬推倒在地,即刻將落地的敵人砍成肉泥。

數百名唐軍死死守住甬道,他們和敵軍擠成一團,刀也舉不起來,便用牙齒咬,用拳頭擂,用匕首捅,一步也不後退,只聽見骨骼的斷裂聲,臨死前喉頭的咯咯聲,死人和活人擠在一起,窒息得令人喘不過氣。

越來越多的安祿山軍湧入城門,在孫孝哲的率領下向唐軍發起淩厲攻勢,孫孝哲號稱範陽軍三猛將之一,高暉、李日越、孫孝哲,其中孫孝哲是幽州鐵騎的兵馬使,歷史上就是他率軍攻入了長安。

甕城內已殺得屍橫遍野,城頭上唐軍向下放箭,不斷有敵人中箭慘死,但唐軍的戰鬥力要遠遜於安祿山軍,甬道上唐軍越來越少,而安祿山軍越來越多,這時,孫孝哲下令用死人死馬搭建肉梯,雖然還上了不城墻,但是已經可以從側面攻上甬道。

王思禮見形勢危急,他大吼一聲,從親兵手中奪過大刀,跳下了甬道,他站在人頭之上猛地揮過大刀,血光迸射,七八名敵軍竟被一刀劈成兩段,從肉梯上滾落。

王思禮兇猛性子似乎傳染給了每一名唐軍,又有近百名唐軍沖下甬道,他們頑強的鏖戰,將已經逼近城頭的敵軍又殺了下去。

孫孝哲勃然大怒,他偷偷躲在一匹馬後,張弓搭箭,瞄準了大展神威的王思禮,一支冷箭‘嗖!’地射向王思禮,王思禮躲避不及,一箭正中肩窩,他手上力氣頓消,大刀竟脫手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