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洪武大帝 第十四章 復仇(第2/13頁)

和蒙古人打仗是一種很痛苦的事,因為他們並不與對方直接用刀劍廝殺,其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弓箭。

當你碰到蒙古騎兵時,你的噩夢就開始了。進攻前射箭,進攻的過程中射箭,甚至在他逃跑時,還在射箭。你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著,這種類似無賴的打法可以把人逼瘋!

這也是為什麽後來的蒙古軍隊進攻東歐時,那些體格遠遠比他們健壯的歐洲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

他們基本上都不是被刀劍砍死的,而是被箭射死。

而蒙古人的另一個特點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那就是屠城。

蒙古人從東亞打到西亞,再打到歐洲,一直都來這一套,他們的屠城是比較有特點的,值得一說。

從各方面資料來看(多桑蒙古史、元史),蒙古人的屠城並不是放縱軍紀造成的,他們的屠城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注意這一特點)。

屠城是為了讓對手屈服。

在攻城前他們一般會打好招呼,投降就不屠城,不投降後果你們自己去想。

但他們缺德之處在於,不投降他們必然會屠城,但是投降的他們也並不放過,這是為什麽呢。

這是為了保障後方的需要,他們認為,有人留在自己的身後是不安全的,一定要殺光才安心(蓋蒙古兵不欲後路有居民,而使其有後顧之憂也)。

蒙古的狂潮席卷全球,不過歐洲人似乎更有自律精神,他們認為無端出來這麽些恐怖的家夥,是因為自己犯的錯太多,上帝用鞭子來教訓自己,所以他們稱呼蒙古人為“上帝之鞭”。

這一榮譽稱號的授予在歐洲歷史上是第二次,第一次給了匈奴王阿提拉。

歷史學家們給了蒙古軍隊的這種屠殺行為一個非常確切的定義——國家恐怖主義。

蒙古軍隊似乎也有某些人相當愛好行為藝術,其具體表現為西亞戰役中,將被殺死的人腦袋砍下來,推成一座三角型山。

此外他們也是頗有些黑色幽默感的,比如在攻克巴格達後,他們將最高領袖哈裏發關在一座裝滿金銀珠寶的房子裏,讓他活活餓死。

他們在全世界範圍內解決了幾千萬人吃飯的問題,卻是用最殘酷的方式——屠殺!

這是一個可怕的敵人,他們的破壞力是極其驚人的。此處我們要列舉幾個數字。

這些數字讓人看了不寒而栗。

蒙古攻滅金國時留存人口的數字如下:

金全盛時(1207)有戶768萬,元滅金時(1235)剩下87萬戶,下降89%。

蒙古滅南宋時留存人口的數字如下:

南宋嘉定16年(1223)有戶1267萬,元滅宋時剩下937萬,下降26%

這麽看來,蒙古對南宋還是相當寬大的,當然這其中是有原因的,我們後來會說到。

蒙古軍隊對中原諸國的攻擊確實厲害,滅掉西夏國用了二十二年(1205-1227),滅掉曾橫掃天下的金國用了二十三年(1211-1234)。

此時的蒙古認識到了自己的可怕實力,他們將下一個矛頭指向了南宋。

在他們看來,與他們同樣健壯勇敢的金國人也不堪一擊,何況是整天只會吟詩作畫、體格瘦弱的南人?

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蒙古人做好了一切準備,進攻南宋。

他們認為,十年之內必然滅宋。

可他們沒有想到,這一仗打了近五十年,還搭上了一個大汗的命。

在他們屠城的威脅下,這些柔弱的南人似乎並不害怕,從兩淮到襄陽再到四川,無不遇到激烈的抵抗。

他們在合州遭受到了最大的挫折。

宋寶祐七年(1259)二月,大汗蒙哥親自帶領軍隊攻擊四川合州,這一仗打了五個月。守將王堅堅守合州釣魚城,不但打退了蒙古軍隊的進攻,還在戰鬥中擊傷了大汗蒙哥。

發生的這一切,讓蒙古貴族們很不理解,是什麽樣的力量支持著這些柔弱的人,讓他們如此堅強呢?

他們決心找出答案。

雖然南宋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但最終還是無法擋住蒙古軍隊的鐵騎。

1279年,在激烈抵抗後,南宋最後一個戰時丞相陸秀夫在海上向幼年的皇帝趙昺行禮,說出了最後的話:

“國家到了這個地步,陛下也只好以身許國了”。

然後他背著皇帝,跳入了大海中。

南宋滅亡了,但蒙古貴族們心中的謎團始終沒有解開。

此時,他們發現自己有可能從一個人身上找到答案。

這個人叫文天祥。

【道義】

此時的文天祥已經在元的監獄裏待了很久,他是在南宋最危急的時刻起兵的,組織義兵抗元,戰敗後被俘。

這樣一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正是元朝統治者們理想的研究對象。是什麽支持著他去做這樣一件根本沒有可能達成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