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26節

董卓神情冷峻,望著遠方的眼睛裏隱含著深深的憂郁和不安。

現在他的處境非常艱難,雖然兩萬西涼軍已經重新回到他的麾下,但他身處河東,夾在北疆和洛陽之間進退不得,他不知道自己將何去何從,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是什麽。

並州現在是個危險之地,災民越來越多,屯田越來越沒有希望,主掌北疆兵事大權的李弘也越來越權勢傾天。自己一旦遵從天子的旨意北上入晉,勢必要坐領其禍。自己不願入晉也不能入晉。不入晉,自己還有主動權,入了晉,自己也就身不由己成為朝中那些權臣對付李弘的武器,將來最好也就是一個兔死狗烹的結局。這次先帝歸天,天子不但下旨讓自己兼領前將軍事,還把兩萬西涼兵還給了自己,由此可見李儒當初讓自己滯留河東的選擇還是非常正確的。當洛陽三方權勢鬥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自己立即就成了他們極力拉攏的對象。現在自己坐擁大軍,距離洛陽近在咫尺,無論支持哪一方,都會直接影響洛陽的權力爭鬥。但問題是,自己到底支持哪一方呢?中官、士人和大將軍,他們誰能在這次權力角逐中獲得最後的勝利呢?自己只有選擇對了,將來才有功績,才能進入朝堂。

洛陽的緊張局勢迫使朝中各方權勢都需要他留在河東,他已經暫時喪失了回到西涼的可能。並州他不想去也不能去,現在北疆大戰結束,李弘已經率軍南下,他就是想北上也沒有機會了。南下入京他更是想都不敢想,此時入京,無疑自尋死路。他應該怎麽辦?何時才能回到西涼?

李儒極力勸他緊緊跟在太傅大人袁隗後面,幫助朝中的士族大臣鏟除奸閹和外戚。但董卓不看好那幫眼睛向天的士人,他認為那些人只會誇誇其談,成不了大事,他更看好手握兵權的大將軍何進。

他對李儒說,現在朝堂上的權力爭鬥已經不同於過去了。大漢國在經歷了六年之久的戰亂後,國策修改了許多。如今大漢國不僅有精銳的南北兩軍,還有強大的各地邊軍,各州郡的郡國兵數量也越來越龐大,甚至就連各地的門閥士族富豪手上都有私人軍隊。所以,現在無論是中官外戚還是士人,要想取得權力爭鬥的勝利,僅僅靠門生故吏、錢財、智慧是不行的,必須要靠軍隊,要靠實力。這一點,就連先帝都清清楚楚。看看今天的李弘,看看今天自己為了兩萬西涼軍和自己的前途而不得不低聲下氣向李弘示好,就知道先帝當年的選擇是多麽的正確。

現在西園軍控制在奸閹手上,皇甫嵩遠在長安,大將軍目前雖然只有一萬北軍在手,但一旦有了機會,出京征募兵馬的大軍連續被召回洛陽,大將軍的實力就會驟增。洛陽三方權勢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李儒說,即使大將軍當政,他也需要朝中的士族大臣們為其治理天下。看看大將軍府的從事掾史都是那些人?董卓不以為然。他一方面和宮內的奸閹保持聯系,一方面向大將軍表示效忠,同時和士人也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不冷不熱的關系。

早在先帝歸天之後,他就考慮到了李弘有南下的可能。李弘一旦南下,首當其沖的就是自己。他不想把自己和自己的兩萬西涼軍白白葬送在河東,所以他數次派遣李肅北上探聽鮮於輔等人的口風,直到李肅到五原大營見到李弘得到李弘的承諾後,他才長長籲了一口氣。天子和朝廷的那幫人既然把自己當做抵禦李弘的擋箭牌,無視自己的生死,那自己又何必在乎他們的生死?跟在李弘後面,和李弘聯手,一同殺進洛陽鏟除奸佞扶立幼主,不是更好嗎?

然而,一想到李弘這幾年的所作所為,董卓又猶豫了。自己能得到李弘的信任嗎?李弘一旦進京控制了國家權柄,對大漢國和自己是福還是禍呢?

董卓高大魁梧的身軀在戰馬上輕輕挪動了兩下,然後回頭望著身後的張遼問道:“張大人率部離開晉陽前,可曾向鮮於將軍告辭?”

張遼躬身應道:“下官專程到龍山大營去了一趟。鮮於將軍很客氣,還送了我一百匹戰馬。”

“鮮於將軍當時可說了什麽?”

“他什麽都沒說。”張遼回道,“李大將軍突然率部南下,鮮於將軍不可能不知道,當時河東的十萬屯田兵正在陸續進駐龍山大營。”

董卓沖著張遼揮揮手,不再說話。

張遼和張揚兩人上個月奉旨到並州為北軍募兵,鮮於輔和張燕都很配合,讓張遼到雁門郡,張揚到太原、上黨兩郡各自征召了三千名強壯災民。雁門郡太守郭蘊還送了三百匹戰馬給張遼。本月初,張遼和張揚接到大將軍何進的軍令,先後帶著三千名新兵趕到了河東安邑駐紮。今天,他和張揚兩人奉董卓軍令各自率部隨同兩萬西涼軍在距離安邑城十裏外的安亭擺下了阻擊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