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11章.鹿死誰手 第19節

八月二十八,下午,南宮嘉德殿。

百官齊聚嘉德殿,商議洛陽大亂之後的善後事宜。天子因為受到驚嚇,待在長秋宮休息,朝議由太傅袁隗主持。

袁隗面對高高在上的龍座,大聲稟奏了自戊辰日(二十五日)以來洛陽發生大亂的始末,宣布了死於這場大亂中的奸閹,奸閹的門生子弟和屬於奸閹一系的大臣們的罪狀,對攻打皇宮和殺死驃騎將軍的逆賊們做出了誅滅九族的懲罰,並大力褒獎了前將軍董卓平定洛陽叛亂救護聖駕的功勞。袁隗懇請天子重重封賞董卓和其他參予平亂的有功之臣。

袁隗說完之後,尚書許靖拿著袁隗的奏章匆匆趕往長秋宮。自從中官被驅出皇宮後,為了保證何太後順利主持朝政,大臣們和太後之間的聯系基本上都由尚書台的幾位尚書暫為代理。在何太後懿旨沒有下來之前,嘉德殿就變成了大臣們聚集清談爭論的地方。

袁隗、楊彪、盧植、朱俊等人圍在一起高談闊論,站在中間的董卓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立,一種無法融入士人的孤立。這些大臣們無一不是當朝名士大儒,個個學識淵博談吐不凡,自己不要說提出見解了,就是聽明白這些人的話都要費一番功夫。董卓第一次有了自卑的感覺。雖然袁隗等人顧及他的面子,不想冷落了他,常常對著他侃侃而談,還不時地問道:“大人認為呢?”董卓支支吾吾無法回答。他非常尷尬,他覺得袁隗和這些大臣們是在故意嘲弄和侮辱自己。他甚至覺得這些人的笑容裏都帶著對自己的極度鄙視。董卓面孔發燒,心裏惱怒不已。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生氣,是因為自己是個粗鄙的武人,還是因為站在自己周圍的都是當朝赫赫有名的名士?

難道武人就粗鄙嗎?皇甫規、張奐和段颎都是學識淵博之人。他們曾經也有成百上千的門生弟子,但他們依舊不能被士人所認同。這不是武人本身是否粗鄙的問題,而是在士人的心裏有個根深蒂固的觀點,他們認為武人就是粗鄙。董卓年少時也熟讀經文,他被前司徒種嵩征辟為掾史的時候,他的文章還得到過種嵩的誇獎。董卓不認為自己是個粗鄙的武人。

董卓退到大殿的一側,望著大殿內的大臣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自己雖然手握重兵,但真的能逼迫這些士人同意廢黜之議嗎?如果廢黜之議受阻,自己怎麽辦?是不是要大開殺戒?袁隗的承諾是不是真的?董卓想到了大將軍何進,感覺到了何進的無奈和悲哀。何進和自己一樣,都是因為卑賤的身份而無法得到士人的支持,雖然何進想盡辦法征辟名士入府,絞盡腦汁想成為士人的一員,但最後他還是被士人無情地踐踏而死。如果士人願意幫他,他早就鏟除了奸閹,成了這洛陽最有權勢的人了。

自己會不會也被這些士人踐踏而死?會不會被他們利用後無情地拋棄?董卓想起何進之死,心裏不由得一陣戰栗。

何進說起來是死在奸閹手上,但真正殺死何進的卻是這些站在大殿內舉止優雅的士人們。在短短的三天內,士人們把洛陽城內奸閹和外戚的勢力鏟了個幹幹凈凈,可見他們早有準備,早有連根拔除奸閹和外戚之心。何進在即將成功的一刹那敗亡了,失去了所有的一切,究其根源是什麽?董卓認為何進是死在沒有掌控軍隊,沒有掌控權柄上。何進之死就是前車之鑒。從何進敗亡這件事上,董卓想明白了一件事。要想不死,就要有足夠鎮制士人的軍隊,要有足夠控制士人的權柄。現在洛陽只有自己所代表的武人和士人這兩大勢力,看看自己今天這個樣子,要想讓士人接受和認同,根本就是癡人說夢。涼州三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自己還是趁早放棄幻想現實一點好。要麽被士人殺了或者被士人趕回西疆,要麽就把洛陽控制在自己手上,把士人踐踏在自己腳下。

董卓負手望著殿宇,臉上露出一副倨傲神情。

不久,許靖帶回太後懿旨。

太後同意太傅大人的上奏,一切善後事宜都依太傅大人所議。

太後以司空董卓參隸尚書事,與太傅大人同理國事。拜前司徒崔烈、丁宮為左、右尚書仆射,諸事由這兩位老臣到長秋宮稟奏。

八月二十八日,黃昏。

李瑋和李儒看到董卓走出皇宮,急忙迎了上去。

董卓聊聊數語把朝議內容說了一下,“袁隗上奏太後讓我參隸尚書事,太後已經同意了。你們看,這是不是代表袁隗已經默許了。”

“大人的揣測非常有道理。”李儒說道:“大人用非常手段控制北軍,還殺了越騎校尉伍孚,這對太後和朝中大臣們來說,是件無法容忍的事。即使他們迫於洛陽的現狀不敢立即采取對策激怒大人,但他們也絕對不會讓大人入主朝堂。大人權勢越大對洛陽的控制也就越強,對他們的威脅也就越大,所以沒有人會同意給予大人更大的權力。今天大人能以司空職參隸尚書事,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袁隗已經和朝中的大臣們達成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