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4章.破釜沉舟 第19節

冀州,邯鄲,長公主行轅。

荀攸宣完聖旨後,立即去探視病重的盧植。

最近一段時間,盧植和諸位大吏忙於改制之策的商定,還頻頻約見冀州的門閥名士,以安撫和處理大將軍在冀州清理土地時所引起的血腥風暴。他整天操勞,殫精竭慮,很少時間休息,病情越來越嚴重。

盧植看到荀攸,非常驚喜,“公達,你還活著?我以為……”

“大人是不是以為我死了?”荀攸笑道,“我在郿塢的牢房裏吃得香,睡得好,怎麽會死?”

荀攸在郿塢的大牢裏待了兩年。呂布攻克郿塢後,他被救了出來。董卓伏誅不久,他被楊彪征辟為太尉府侍禦史。僅僅過了一個多月,長安又爆發了第二次兵變。這次長安朝廷中的許多大臣都死了,朝廷嚴重缺人,他隨即被拜為侍中。

荀攸把長安兩次兵變的經過,詳細述說了一遍,最後撕開袍服,從衣服夾層裏拿出了一份密信,“這是皇甫嵩、楊彪、淳於嘉和朱俊四位大人聯名寫的一份密信。[請文明用語]夜兼程趕到邯鄲,就是為了把這份密信親手送給諸位大人。”

這份信是由皇甫嵩書寫的,四位大人都在上面蓋了自己的印信。現在長安朝廷由這四位大臣共同主持國事,也就是說,這封信其實代表了長安朝廷的全部意見。

目前李傕等西涼叛將緊握兵權,而韓遂、馬騰從穩定和發展西涼出發,與李傕等人的結盟非常牢固。短期內想發動第三次兵變,困難非常大。皇甫嵩認為,既然無法迅速分裂叛軍內部,解救天子,那麽,等一等也無妨。

從這三年多的風風雨雨來看,即使現在勤王成功,把天子救出來了,也無法迅速振興社稷。一是因為袁紹已經占據關東,他倚仗周邊幾個富裕郡縣的支持,實力會得到迅猛增長。他打算如何振興社稷,將直接關系到大漢的命運。二是我們至今還沒有拿出一個可行的改制之策。不改制,不修訂國策,漢祚終究難以延續。

袁紹實力的增長,導致我們振興社稷的難度大大增加。如果他在洛陽重建皇統,我們的處境將非常艱難。袁紹的振興之策到底是什麽?他會不會重建皇統?他會不會冒著社稷崩塌的危險和我們抗衡到底?袁紹有沒有可能改弦易轍,轉而尊奉當今天子,以天下蒼生為念,迅速穩定社稷?

在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的情況下,我們唯一的選擇和依靠就是李弘了。

要依靠李弘的武力拯救社稷,有幾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急需解決。一是要想盡一切辦法,迅速增加河北的實力。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河北各地實施新政。如果我們所制定的一系列改制措施不能讓河北強大起來,那我們這個改制就失敗了,將來也無法振興社稷。

任何新政的實施和推廣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尤其是來自於我們內部的阻力,所以我們要想讓改制之策得以順利實施,最關鍵的就是要取得李弘和北疆眾多武人的支持。僅有一個李弘支持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得到代表各種勢力的北疆眾多武人的支持。這就是我們急需解決的第二個問題。要想拯救社稷就需要武人征戰天下,就需要讓這些武人走上朝堂,和我們齊心同力,和我們共掌權柄。

司徒王允大人發動的第一次長安兵變為什麽最後還是失敗了?原因很簡單,他不相信我,也不相信李弘。他擔心我招撫了西涼諸將後奪走了他的權柄,他更擔心李弘進入關中後象董卓一樣挾持天子和朝廷。司徒大人和眾多朝中大臣固執地認為士人就應該主掌權柄,武人就應核是他們手中的一把刀,為他們征戰天下。這種可笑而愚蠢的的觀點最終把他們送上了死亡之路。天下已經變了,他們竟然還這樣短視,還不能迅速做出策略上的調整,還依舊抱著陳腐的觀念治理天下,這天下豈能不亡?

董卓失敗的原因和王允一模一樣。

現在想起來,我覺得董卓真的很可憐,很可悲。他是一個武人,但他和士人一樣,固執地認為武人就是士人手中的刀,他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葬送了自己。他進洛陽後,那些追隨他征戰幾十年的老部下,最大的官也就是個統軍的中郎將,而沒有一個人被他提拔為將軍,走上朝堂和士人一樣參予國政,共理國事。

我們可以想一想,假如高祖皇帝、光武皇帝當年都把武人完全排斥在朝堂之外,嚴禁武人染指權柄,他們能打下江山,能中興大漢嗎?

我們可以再想一想,假如董卓主政的時候,朝堂上有許多武人和士人一起共理國事,董卓還會那麽倚重和遷就士人嗎?董卓會實施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亡國之策嗎?董卓會把社稷摧毀成今天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