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1章.長河落日 第22節

長公主同意修改官制,並不等於長公主同意大臣們呈遞的官制修改方案。

八月二十二,君臣之間展開了艱難的談判,雙方鬥智鬥勇,討價還價。長公主以一人之力,和公卿大臣們正面對抗,在關鍵問題上寸步不讓。

中書監是國政的決策機構,職權龐大,是此次官制修改的重點。大臣們要求削減中書監的職權,把其中一部分職能轉移到外朝諸府。長公主不同意,削減中書監的職權等同於限制皇權,她當然不會答應。不過她沒有表示直接反對,而是同意削減中書監的職權,但被削減的職權不能轉移到外朝諸府,而是轉移到中朝的尚書台,讓閑置已久的尚書台發揮作用,把尚書台重新遷回宮內。

中書監、尚書台都是中朝機構,都在皇宮內,權柄等於還是控制在長公主手上,大臣們削減皇權的心思等於白費了,大臣們當然不會答應。但並不是所有的大臣都一致反對,目前的中書監官員很多都是李瑋一系,如果長公主重新起用尚書台,各方權勢就有機會把自己的人送進尚書台,繼而對國政決策產生影響,有利於外朝的權力分配和制衡。

此次長安危機後,朝堂上幾乎都是北疆人,其它勢力已經難以抗衡,如果讓北疆人完全把持了權柄,不久的將來,朝堂上恐怕只剩下北疆人了,所以長公主的這個建議對關洛、穎汝士人很有吸引力。太傅楊彪、代丞相周忠、太尉荀攸、大鴻臚袁耀等人的態度隨即發生了轉變。而長公主也馬上抓住了機會,不失時機地拋出了“丞相”這個最引人注目的位置,試圖轉移大臣們的注意力,讓朝中各方先“打”起來,先自亂陣腳,然後再分化誘導,竭盡全力保住手中的權柄。

長公主這一招立即產生了效果。

如果官制修改成功,丞相的權力將急劇增長,這是一個炙手可熱的位置,誰都不願放過。目前最具競爭力的大臣有三個,一個是大將軍李弘,一個是太傅楊彪,一個是太尉荀攸。

大將軍李弘出任丞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現在有必要做丞相嗎?他做了丞相,手握權柄,等於坐實了篡逆的態勢。他敢坐嗎?長公主敢讓他坐嗎?

北疆人中,除了大將軍李弘,沒人有資格出任丞相。

太傅楊彪應該是丞相的不二人選。雖然同宗楊懿貪贓枉法之事影響了他的聲譽,但前太常卿楊奇已經承擔了連帶責任,被罷職回家了,他無需再為此承擔責任。現在只要長公主親自點名,楊彪這個丞相就算坐穩了。這或許也是關洛士人和穎汝士人傾盡全力幫助北疆人推倒丞相蔡邕和青兗士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最後的受益者肯定是他們。

如果太傅楊彪不能出任丞相,那就是太尉荀攸了。去年底爆發的謀刺案牽涉到荀家,荀攸為此差點掉了腦袋。但此次危機幫了他的大忙。就在前幾天,當孔融等人被斬首的時候,辛評、荀諶、審榮三人無罪釋放官復原職了。荀攸在最適當的時間恢復了太尉的身份,並且有望問鼎丞相一職。這不知道是他的運氣好,還是穎汝士人的運氣好。

長公主沒有點名,她請大臣們舉薦。長公主說,官制修改事關漢祚命運,朝廷不能在沒有丞相參予的情況下重修官制。

長公主的話非常有道理。雖然大臣們都知道這是長公主設下的陷阱,但這個陷阱不跳不行,這關系到各方的權勢和利益,必須跳,毫不猶豫地跳。

正如大臣們所料,北疆人沒有舉薦大將軍出任丞相,但讓他們極度意外的是,北疆人竟然舉薦了大司農李瑋。

朝堂上頓時掀起軒然大波。

大臣們承認李瑋的功績,也承認李瑋在此次危機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但他的確沒有資格出任丞相。或者說,他現在還沒有資格做丞相。做丞相不僅僅要有才智,還要有很高的聲望,“德才兼備”是最起碼的條件,但現在的李瑋的確不具備“名震天下”的聲望。尤其重要的是,李瑋在此次危機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讓大臣們瞠目結舌,心驚膽戰,對他的狠辣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太傅楊彪、太尉荀攸和幾個深知危機內幕的大臣都知道,謀刺天子一案是個冤案,為了讓這件冤案永無翻身之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所有可能造成翻案的人都殺了。但李瑋殺得太多了,十七個大臣都被砍了腦袋,九族皆滅,數千口人命轉眼灰飛煙滅。但李瑋還不滿足,他還要殺,蔡邕和劉和等人的性命岌岌可危,襄陽一幫特使的性命也是命若懸絲,而正從各地陸續趕回京都的十四名地方大吏恐怕也是兇多吉少。

如果李瑋做了丞相,朝堂上勢必再掀波瀾,太傅楊彪等幾個知道內幕的大臣遲早都會身死族滅,李瑋絕不會放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