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2章.旌旗未卷 第20節(第3/3頁)

伏氏學起於伏勝。伏勝長壽,死於孝文皇帝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歲,弟子數千之眾。孝文皇帝當年為求《尚書》,曾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錯前往求教,得29篇《尚書》,傳世至今。伏勝撰有《尚書大傳》,是經文學派的開山祖師。後世人極為推崇尊拜。

伏氏經學遠遠早於董仲舒的新儒學,在孝武皇帝獨尊儒術後,伏氏經學雖然為了仕途不得不研習讖緯,但並不屈從於董仲舒的新儒術,依舊牢牢固守著自己的正統儒學地位。因此當揚雄鼓吹儒學改良,復興正統儒學時,伏家極力支持,搖旗呐喊。當劉向、劉歆父子推出古文經學的時候,伏家也毫不猶豫地予以支持。當伏湛出任光武皇帝尚書令受命重修舊制的時候,伏家也不失時機地提議設立古文經學博士,試圖改良儒學。

伏氏學一直想復興正統儒學,這是伏家歷代儒士的最大心願。所以當伏完聽說張燕、襄楷、許劭等人正在晉陽清談援道入儒之事時,立即察覺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復興正統儒學的機會,所以他當即讓自己的兒子伏典日夜兼程趕到晉陽,參加了懸甕山這場即將震動天下的論辯。

讓他驚喜的是,伏典離開長安不久,長公主的書信就到了。他因此可以名正言順地離開長安,可以在不對長安產生影響的情況下參加“援道入儒”的商討。

這兩天他和襄楷、許劭、王剪、王真等道儒兩家大師在懸甕山仔細談了一次,基本上認同兩家大師提出的“取道家之長補經學之短,復興正統儒學,重建道家學說”的主張。但這裏有個關鍵問題,那就是正統儒學復興後,就是新儒學,就要和當今的新經學和今、古文經學三家學派,以及大有東山再起之勢的道家學派產生激烈沖突,如果沒有天子、殿下和北疆系勢力的支持,這個儒學改良肯定失敗。

伏完把李瑋拉到自己身邊坐下,閑聊幾句後,突然問道:“仲淵,這個時候你到晉陽來,到底想得到什麽?”

李瑋愣了一下,驀然間靈光一閃,困擾自己的難題迎刃而解。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當年一次次的血腥殺戮似乎就是為了今天,為了誕生一個新儒學,為了開創一個嶄新的中興大局。

李瑋臉上的笑意漸漸化開,“我們的目的是一樣的。”

伏完也愣住了,他手撫白須,兩眼望著李瑋,沉吟良久,“你有這樣的決心?”

李瑋擡手指天,淡然一笑,“天地為鑒。”

****

以下不計字數。

相和歌的名稱最早見於漢代,它是在街陌謠謳的民歌基礎上繼承先秦楚聲等傳統而形成的一種音樂形式,其特點是“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即歌唱者自擊節鼓與伴奏的管弦樂器相應和,並因此而得名。主要在官宦巨賈宴飲、娛樂等場合演奏,也用於宮廷的朝會、祀神乃至民間風俗活動等場合。

相和歌在發展過程中逐步與舞蹈相結合,成為一種有器樂,歌唱與舞蹈相配合的大型演出形式,被稱為大曲或稱相和大曲,它最能反映當時藝術的水平。

漢代雜舞。

漢代樂舞有雅樂舞蹈和雜舞之分。雅樂舞蹈主要用於郊廟、朝饗等莊重場合,比如巴渝舞和靈星帶舞。雜舞一般是在宴會場合使用,它往往起源於民間舞蹈,經過宮廷音樂家的加工、創作,成為為統治階級歌功頌德的舞蹈形式。其風格比較典雅,也有娛樂性的一面。漢代雜舞主要包括鞞舞、鐸舞、巾舞、拂舞、劍舞。

鞞舞得名於舞人所持的舞具——鞞鼓。鞞是一種帶柄的扁形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