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章 第一份白皮書(第2/2頁)

東部軍區囤放七萬部隊,其中四萬陸軍,外加三萬水師,分別駐兵在福州、萊州。

西部軍區,囤放十五萬,分別囤放在太原、成都二府,負責針對吐蕃、西夏的軍事活動。

北部軍區則是囤放二十萬軍隊,遍布燕雲地區,不用說也知道是專門針對金軍的。

武器方面,軍器監將會在東京以外的三京設立三個分部,杭州設立一個分部,外加福州的船廠,加上東京一共六個大武器制造廠,專門負責五大軍區的武器供應,並且每個軍區的武器供應種類和數量都有詳細的說明。

趙楷沒有在軍區所在的地方設立武器庫,最大的幾個軍器庫都在四京,其目的還是要朝廷完全的掌控武器,防止武將擁兵自重,還有就是武器庫不是一對一負責的,軍器監也不知道自己造的武器會運送到哪裏,這也是防止劣質武器的出現,因為你不知道運送到哪裏去,就不能實現打通天地線,軍區士兵拿到這武器,發現不符合要求,肯定會上報。

除此之外,軍紀在書面告示當中,簡單來說,也就是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訓練流程,就跟上課一樣,每個軍區必須得依照流程去練兵。

其中,五大軍區每年必須得進行一次軍演,作為考核,朝廷會派人去監察。

每三年各大軍區將會采取一次聯合軍演,不過對手是誰,這是隨機安排的,而軍隊的調派,還是由樞密院負責,例如,從鳳翔軍中調派哪幾個營出來,又從河東軍調派哪幾個營出來組成西部軍隊參與軍演,這樣就是防止有些人偷懶,你必須確定每個士兵都有作戰能力,因為你不知道樞密院會指定哪個營參與聯合軍演。

然而,趙楷以軍演為由,設立了總參謀部,樞密院只是負責調派,但是軍演的內容,將會由總參幕部負責,並且由總參幕部中的元帥直接參與軍演。

李奇光榮的成為了總參幕部的第一人,他將掛任總參謀部副部長,因為目前為止,大宋的整個戰略框架,都是他和趙楷二人商定的,而總參謀部無疑削弱了樞密院的權力,所以趙楷幹脆就讓李奇成為總參謀部的第二把交椅,作為一個權力的平衡。

另外,趙楷還選出十個德高望重的老將軍加入總參謀部,其中五人官封正三品,五人從四品,像種師中、張叔夜、宗澤等等老將軍,都在其列,這對於武將而言,可是一個至高榮耀,以前的武將最高就是做到樞密副使,但是現在總參謀部才是武將的最高歸屬。

一看這些總參謀部的人員名單,個個都是元帥,一打仗肯定派他們前去,雖然趙楷表面上說,這總參謀部是為了軍演設立的,你們不要多想了,但是誰都知道這將成為大宋最高的軍事機構,只是在平時的時候是不具有任何權力的,因為總參謀部是不具有發兵權和統兵權的,但是一旦打仗了,那這總參謀部就不容小覷了。

這樣一來,文武就徹底區分開來了,在戰事方面,皇帝可以撇開文臣,直接與總參謀部商定戰略,這也預示著這打仗不會讓文臣幹預了,但是這並沒有改變以文馭武的情況,因為不管怎麽說,這打不打還是文臣根據國家的政治利益來決定的,一旦皇帝跟文臣商議決定要對誰開戰,總參謀部才開始商量戰略。

簡單來說,總參謀部只是決定怎麽去打,但究竟打不打還是文臣在左右,武官無權決定,由此可見,文官體系還是淩駕於武官體系上的,因為如果不打,你的戰略再好也沒有用啊。

這樣安排非常合理,因為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政治當然要在戰爭之上,要是反過來,那就是本末倒置,唐朝的節度使牛逼哄哄,結果就把唐朝給牛逼死了,所以武官是不能握權的,因為武官肯定希望打仗,他們通常不會去考慮一個國家的政治利益,這是不行的,有些時候戰是打贏了,但是卻輸掉了全局,而且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文臣當然感到不滿,地位在一步步受到武將的威脅,但是當他們知道這總參謀部長將會由趙楷親自兼任,這皇帝就是總參謀部的頭頭,他們哪裏還敢反對,這不是反對皇帝麽,只能忍氣吞聲,這也是帝王對軍權控制的一種手段。

同時,總參謀部的出現,對宰相、三司想插手軍政也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一個在宋朝原有的軍事制度基礎上的全新兵制已經悄然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