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不可直中取,便於曲中求

早在武三思被前廢太子屠戮之前,韋後便已開始了布置。而在去年李重俊發動的那次宮變之後,盡收武氏勢力並大規模重用韋族把持朝政的韋後動作越發的加快,因是如此,房內眾人早知韋後有心要走其婆婆則天武皇的舊路,然而知道歸知道,但當劉幽求斬釘截鐵的說到韋後發動之期不會超過明年時,除了唐成之外,房內眾人還是忍不住心中悚然一驚。

這眼瞅著今年馬上就要結束了。

“數歲以來紫薇晦暗,國運不彰,國亂起而妖孽生啊。”李隆基這句沉重的嘆息開了個頭兒,引得因劉幽求那句話而沉寂下來的正屋內嘆聲一片。李唐這些年的確是太不順了,就不說先皇後改周代唐,大肆殺戮皇家宗室之事。單說昔日張柬之等“五王”趁八十二歲高齡的武則天病重時發動宮變重定乾坤才幾年,皇家便又出了一個同樣野心勃勃的韋皇後。

去年廢太子李重俊宮變的震蕩波還未完全散盡,眼瞅著就又有一場新的宮變已在醞釀之中,韋後的這次宮變若成,還未從前朝殺戮中恢復元氣的李唐宗室必將面臨新的滅頂之災。情勢如此,在當今皇帝已盡被韋後掌握,朝政盡為武、韋二黨控制的情況下,若想再定乾坤避免宗室悲劇重演,應對宮變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另一場血淋淋的宮變。

張柬之宮變、李重俊宮變、山雨欲來的韋後宮變,再到此後針對這次宮變的宮變……宮變,還是宮變,長安城龍首原上金碧輝煌的大明宮已經全然籠罩在一片血霧之中,難倒大唐真就到了唯有通過流血才能完成政權更叠的地步?高祖、太宗一手締造起的這個王朝還能經受幾次宮變的沖擊……

“然則,國亂見忠臣,板蕩識人心。”正是在這一片低沉的嘆息聲中,坐榻上李隆基轉換話音的朗笑聲傳來,“天生我材必有用,生於斯時斯世,我輩正當其時。”

這話也普通,但在氣氛一片低迷的房中由英氣勃勃的李隆基昂揚說出時,卻莫名有了一股鼓動人心的力量。

這種感覺說不清楚,但的確是有些人天生就能調動別人情緒的,譬如眼前的李隆基。

隨後的會議又持續了近一個時辰方才結束,在這段時間裏,眾人會議出的最大成果就是讓李隆基不再返回封地臨淄,而是留在長安應變。但具體到該如何應變,怎樣應變時,這次會議的成果實在是太過寥寥。

也就是在這旁聽眾人會議的過程中,唐成實實在在了解了李隆基的窘境。說起來,這位臨淄郡王三殿下除了豪情壯志的決心充裕些以外,應變所必須的實力幾乎是一無所有。

現在的他內無大臣投靠,聚集在身邊的劉幽求等人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小官兒;外無軍隊可做仗持,今天雖然來了幾個武將,卻不過都是萬騎軍中的中等武官而已;至於宮變所必須的宮中太監內應,更是連個人影兒都看不見。

雖然是出身安國相王府,但李隆基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長子,對於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及武將們而言,庶三子出身的李隆基距離朝政中心實在是太遠,投靠的價值也實在是太小了。小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

聽了一圈兒,唐成才總算明白過來。要說起來,如今李隆基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實力還就是在揚州的那幫子胡商,雖說當初收納這些胡商時用的是安國相王的名號,但不管手段如何,正是因為有了這幫子胡商才使得李隆基有了一份穩定的財源。

除此之外,眼下的李隆基在實力上實在是乏善可陳。

這一個時辰聽下來,唐成心裏真是冰涼冰涼的。不可直中取,便於曲中求,此番他興致勃勃的跑過來,原就是存著心思想借助李隆基的實力來走通太平公主的門子,孰料來了之後才發現……

手頭正緊的時候想著有一個百萬富翁可以幫忙一把,而且貌似自己跟那個百萬富翁還有著不錯的交情,於失望中見希望,這該是怎樣的一種驚喜;然而,當你真正找到那百萬富翁門子上時,才突然發現他其實是個頂著富翁頭銜兒的窮鬼,這種感覺……

現在的唐成就是這種感覺,他娘的,上當了,他是徹徹底底上了歷史書的當了。此前在揚州費盡心機搭上的李隆基直到現在竟然都還是個窮光蛋。

指望著借由李隆基搭上太平公主然後再弄個進士額度,看來,至少在當下,是徹底沒戲了。明白到這一點,唐成無奈地嘆息了一聲。

原本從道城出發時還覺得探囊取物一般的科舉考試竟然就此風雲突變的可望而不可及了,人生啊!還真他媽跟坐過山車一樣,時時充滿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