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章 微妙的朝議(第3/4頁)

李清等人退回朝班,大殿裏一片寂靜,剛才的一場交鋒,不少大臣都有點看出了眉目,皇上是有意讓李泌主導這次朝會,卻被李清反擊了回去,眾人都不禁為李豫暗暗擔憂,這才上位幾天,便想走自己的路,畢竟還是嫩了點啊!

最近長安街坊裏有一些流言,說數百名皇子皇孫之死並非官府所言被叛軍所害,而是另有原因;另外據隨太上皇歸來的羽林軍說,太上皇的退位實際上是被李清率軍逼宮,當時的場面非常血腥。

現在李清手握大權,尤其是控制關中的安西軍還在他手上,若李豫惹惱了他,說不定又要換新帝了。

沉默了片刻,李清又上前奏道:“陛下,臣昨日和幾個相國商量,當前最緊要之事便是穩定米價和難民潮、防止民亂發生,其次是在關中募兵,盡快平定安祿山的造反,臣前日已著令戶部寫出報告,請陛下開議。”

繞了一圈,又回到了日程安排上,每日朝議的內容安排一般是由相國擬定,報皇上核準後,再由殿中監事先發出,在李隆基的晚期,就不再過問此事,基本上就由李林甫說了算,這就是李林甫能權傾朝野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能主導整個朝議。

李清走的還是這一步,所有朝議的內容都是由他事先在諸多政事中選取,再交給李豫核準,最後由殿中監散發給參加朝議的各官員,讓他們能事先準備,而不是皇上臨時興起說,‘各位愛卿有本可奏,無本散朝’,如果是那樣的話,就等於是越過了相國,直接向皇上匯報,這屬於越權的行為,在嚴密的官僚制度裏這種情況應該是不被允許的。

而今天議題有兩個,一是穩定米價,另一個就是募兵,都是當務之急,李豫默默地點了點頭,同意李清之說,他隨即向戶部官員的隊列看去。

苗晉卿深深吸了一口氣,大步跨出了朝班,“陛下,臣有本奏!”

他取出奏折,高高舉過了頭頂,一名宦官下來接過,轉給了李豫,李豫一邊翻看一邊聽著他的陳述,“這幾日,臣從各個渠道收集來的情況來看,長安的糧食狀況確實不容樂觀,太倉的存糧約七十萬石,這裏面約五十萬石是募兵用的軍糧,不能動,其他要應付百官祿米、宗室開支,還有難民賑粥,所以臣最多只能劃撥五萬石到常平倉去,這五萬石對平抑糧價實在是車水杯薪,再讓我們看一看長安市面上的存糧,從西市各大糧肆和各坊墟市中的存糧來看,最多也只能支持五天,而且現在每日湧入長安的原市民及饑民就達兩萬人以上,從昨日起,各糧鋪已經出現了惜售,黑市上的糧價已經突破每鬥一千五百文……”

苗晉卿語氣平淡,但所有人的心裏都沉甸甸的,李豫盡量克制住心中的憂慮,一直聽他說完才問道:“那苗愛卿可有對策?”

苗晉卿嘆了一口氣,沮喪地說道:“對策是有,但效果不理想,剛才第五尚書也說,戶部準備撥出一部分錢到富戶購糧,事實上從前天起,常平署已經開始收糧,但到昨天晚上一共也僅僅收到了二千余石,遠遠不夠啊!”

這時兵部尚書韋見素忽然插口問道:“那苗侍郎用的收購價是多少?”

韋見素也是戶部出身,而且也兼任過太府寺卿(自從李清開始,戶部侍郎兼太府寺卿便已成為一種慣例,便於戶部對財政的掌控),他對長安的物價規律十分了解,從苗晉卿剛才所說,黑市上的糧價已經突破每鬥一千五百文,他便感到了不妙,他知道朝廷不可能用高於官價的價格去收購糧食,否則將出現糧價越來越高的惡性循環。

果然,苗晉卿說出了讓他最擔心的價格,“八百文!”遠遠低於黑市價,這樣一來,官府當然收不到糧食。

韋見素搖了搖頭,對李豫道:“陛下,若再不采取有力措施,恐怕長安會發生民變,這將極大削弱陛下的威望。”

如果說苗晉卿的話使李豫深感憂慮,那韋見素所言就是讓他坐立不安了,韋見素話音剛落,他立刻便接口道:“韋愛卿可有好的辦法?”

韋見素回頭向第五琦略略歉了歉身,方才回答道:“昨日臣和右相商談過此事,我們的意見都是一致,非常時期須用非常手段才能見效。”說罷他向李清點點頭,示意後面由他來繼續接著說。

“韋尚書說得不錯,是須用非常手段?”李清再次站了起來,向李豫施一禮,呵呵笑道:“打家劫舍應是京兆尹之事,韋尚書卻推給了我,請陛下容臣再次越俎代庖。”

李豫聽他說得有趣,也忍不住微微笑了,剛才的煩悶之心被一掃而空,雖然他不喜歡李清獨攬兵權不放,但在危急的時候見他出頭,李豫心中還是感到了一種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