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杠上了(下)

審查標準,至少要跟進口片、批片做到一視同仁,這是所有電影人的想法。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有些人就是能被照顧。

《與神同行》,你換了其它投資人做這個項目,試試能不能過審!

鐵定沒戲!

即便如此,《鬼吹燈》想拍電影,都要規避很多東西!

為此,只能按照《尋龍訣》的故事做了一些延伸修改,原來的《尋龍訣》

犯法了嗎?沒有,進古墓是為了解開心結,那叫探險,後被邪教脅迫,是與壞人作鬥爭。

反科學了嗎?沒有,那是隕石的輻射,讓人產生幻覺。

即便這樣,原時空,因為一幫專家的強烈反對,盜墓類型才興起,被腰斬了……

還踏馬來一句‘糟踐祖宗真的丟人!’

《鬼吹燈》哪裏糟踐祖宗了?

他這麽一說,一堆人紛紛叫好,然後,《摸金校尉》、《九幽將軍》難產了……

……

“《電影執導意見》說了,我們要努力讓電影走出去,中國電影走向世界任重道遠。以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的票房來衡量,扣除海外華人市場增長因素,五到十年內在非華人市場票房預計改觀不大,這一方面是中國制造和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還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中國電影審查制度和價值觀還與國際上有重大差異。”

“你只要給我松綁,我真的能做出來,《與神同行》全球票房4.2億美元,扣除內地票房,海外票房1.89億美元!”

“海外觀眾或者說非華人觀眾,他們想看一部電影的理由很簡單,要麽設定驚艷到他了,要麽有大特效,就是本國電影拍不來的那種!”

“希望總局能考慮一下,稍微給我們松松綁,捆上腳鐐,我們在內地鬥不過好萊塢,在外面也打不過其他國家的電影!”

“光靠愛情、青春、喜劇電影,遠遠不夠啊……”

沈夢溪說完,黃忠軍很贊成他的話:“我們華宜就是做大片……”

老王嘀咕了一句:“《太極》嘛……”

黃忠軍有點尷尬,《太極》慘敗,已經是業內的一項談資了……

他換了個話題:“今年國慶档,我們大意了,其實以《太極》的體量,我們覺得三億票房還是有把握的,不過,這也算有益的嘗試吧……”

“《太極》的失敗,只能說明電影拍的不行,其他的什麽也說明不了,一部核心內容是蒸汽+功夫的電影,注定是小眾類型,居然花了兩個億來做,我們的《畫皮3》、《九尾》制作成本還沒到1.8億!連最基本的市場調研都不做,就匆忙上項目,而且還是大項目,我反正很佩服……”

沈夢溪沒忍住誇了黃忠軍一句,後者咬了咬牙,回了一句:“我覺得中國電影不能制作中小成本,要戰勝好萊塢,必須做大片!我們制作的《1942》成本接近三億,是華宜最大的一筆的投資,我對它的預期是十億起步!”

“我們賀歲档就兩部成本不高的喜劇,一部是寧昊導演,葛尤、黃博、胡戈主演的《一鏡到底》,另一部是徐爭導演的兩年前《人在囧途》的續集《泰囧》……”

王長田插了一句:“你之前說了喜劇電影會成為一段時間的主流?”

沈夢溪點頭:“好萊塢大行其道,如何抵抗他們?在工業基礎不是很完善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借鑒海外情況,比方說歐洲,歐洲各個國家最流行的是本土喜劇,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最賣座的本土電影幾乎全是喜劇!”

“生活化接地氣的故事題材,地域性強烈的俚語和典故,讓本土觀眾覺得分外親切,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世界電影能夠呈現更豐富繽紛的多樣性、更多不可替代的特色性,才是電影生態系統健康發展生生不息的根本……”

佟鋼很感興趣:“法國、德國本土喜劇很強嗎?”

“法國的《虎口脫險》、《歡迎來到北方》、《唐·卡米羅的小世界》、《嶽父嶽母真難當》之類的都是千萬觀影人次的作品;德國本土影史票房第一的作品《沒有耳朵的兔子》就是喜劇,德國本土票房前十名全是喜劇……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然,最終我們要做的肯定是大投資、高概念的大片,否則,我們辛辛苦苦,每年五千張熒幕,每張熒幕平均在三百萬到五百萬的投資規模,一年幾十個億投下去的院線的增長,熒幕數量的增長,實際上是把這些熒幕市場體驗型的電影院的消費市場拱手相讓了。”

“好萊塢現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是整個好萊塢的電影都會向著大熒幕、超級大片的規格去發展,工業電影,這種電影就是適合大熒幕、影院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