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牡丹峰之戰

青史有載:戚繼光為將號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用兵則飚發電舉,屢摧大寇。

平倭督師、武昌侯秦林自遼陽傳檄進兵,戚繼光率薊鎮新軍一萬五千揮師南征,日行一百二十裏堪稱神速,過甜水站、連山關、通遠堡、鳳凰城,四日即進抵鴨綠江邊的九連城(今遼寧丹東)。

大軍片刻不停,在朝鮮地方官府協助下擴建浮橋,一天即渡過鴨綠江,三日內連克鐵山、定州、安州,以雷霆萬鈞之勢直取被日寇占據的朝鮮北都平壤!

風月樓,飛檐鬥拱的中式建築,修建於條石砌成的高台之上,是平壤城內的制高點,日軍指揮部便設於樓中。

此時日軍第一、二、三軍四萬余兵力齊集城中,三軍主將小西行長、加藤清正、黑田長政全都待在風月樓,又有鍋島直茂、內藤如安等戰國名將為羽翼。

從風月樓遠眺城外明軍陣容,只見鐵甲森嚴、吹角連營,烈烈飛揚的日月戰旗分外鮮明,營地嚴整有不動如山之勢;營外身背鐵炮的騎士往來馳突,那駿馬俱是土默川、河套所產的良馬,日軍所用的戰馬與之相比,簡直跟驢子差不多。

“戚虎癡用兵真如神也!”小西行長駭然變色。

戚繼光大軍行動再快,畢竟不可能超過單人獨騎的密探,何況連續攻拔鐵山、定州,消息也就傳到了平壤。

最初聽說明軍來了一萬五千,小西行長自恃平壤城內有一二三軍共計四萬余兵力,準備以眾欺寡,出城與戚繼光作主力決戰,至少消滅他突擊冒進的先鋒部隊,試圖一戰而克名帥、摧強敵,挫明軍之銳勢,漲日軍入朝以來連戰連捷之威風。

加藤清正當即表示反對。

他認為戚繼光進兵非常快,達到了每天一百二十裏的驚人速度,這可以理解為明軍以數百上千人規模的精銳先鋒部隊高速行軍,而大軍隨後陸續開來。

這就無法解釋鐵山、定州等城池的快速陷落。

誠然日軍在這些城池的駐守部隊數量不多、也談不上什麽質量,主要對猬集平壤的大軍起到前出哨探的作用,可鐵山等處的城池是朝鮮人累年加固過的,即使以較少的兵力駐守,也能遲滯明軍的攻勢。

但是戰況出乎意料,鐵山、定州的城防在明軍面前迅速土崩瓦解,甚至沒有在城池陷落之後逃回報信的日軍——平壤方面收到的消息全都來自城池陷落之前,說明戚繼光的攻勢簡直就是摧枯拉朽,幾處城市的駐軍不僅毫無還手之力,連突圍也做不到。

幾百上千人的精銳部隊,在城市攻防戰中絕對做不到這種程度。

於是加藤清正得出了結論:戚繼光並非以小股精銳快速突擊,而是率領整支大軍,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高速,猛虎下山般直撲平壤!這支軍隊的戰鬥力,達到了相當可怕的程度,日軍雖有數量優勢,但最好還是老老實實待在平壤城裏,依托城防與明軍作戰。

今天之前,小西行長還對這個結論嗤之以鼻,兵法有雲:“五十裏而爭利,必蹶上將軍”,如果是小股精騎,日行二百四十裏也能做到,但步騎炮混同的整支大軍則完全不同,要安營紮寨,要埋鍋造飯,要運送輜重,通常日行四十裏,能日行六十裏已是精銳,在日本戰國百年間,就沒聽說過有大軍日行一百二十裏的。

開玩笑,本州島就那麽大,要是一天能進軍百二十裏,豈不是幾天就打個對穿?

不過,小西行長也沒能對鐵山、定州的陷落得出合理解釋,無法正面反駁加藤清正的結論,所以他只好老老實實待在平壤,準備等明軍真正露面之後,再狠狠嘲笑老對手加藤一頓,然後出城會戰。

當然在看到戚繼光強盛的軍容,證實被稱為虎癡的名帥確實率領麾下一萬五千健兒,以狂飆突進之勢橫掃平壤以北的軍情之後,小西行長完全打消這個念頭了,並且非常沮喪地在內心中承認,老對頭加藤清正在軍事方面,確實勝自己一籌。

他現在非常慶幸沒有出城去和戚繼光打野戰,更慶幸聽從加藤清正的勸告,把素有強藩之稱的松浦家,派去把守平壤城北的制高點牡丹峰乙密台。

松浦鎮信是名將,他的手下擅長鐵炮射擊,上次祖承訓率遼東鐵騎打進平壤,松浦家的鐵炮手射殺了數量最多的明軍。

此刻的乙密台上,松浦鎮信身穿帶有歐洲風格的南蠻胴具足,率領手下的兩千多士兵駐守牡丹峰,他看見北面的明軍正掌著鼓號陸續出營集結,便下令打起了繪有家紋的青白色旗幟,以囂張的姿態向明軍挑釁。

明軍列陣完畢,步騎炮各軍中依次就位,一面高書平倭總兵官戚的大旗自陣後飄出,戚繼光著寒鐵甲、舊戰袍立馬旗下,面貌樸實無華如老農,要不是那面旗幟,誰肯信這就是用兵如雷轟電閃的戚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