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牛刀小試走仕途(第6/19頁)

朱熹道:小白啊,你所言極是,實際上目前的朱熹我,已經打通了佛儒兩家,但這沒用,朝野官民,仍然是驚天動地的謾罵聲。我尋思著,你要想逃掉不被人汙辱謾罵,非得走道家的門路不可,所以才來找你要丹藥。

白玉蟾搖頭:小朱你差矣,並不是道家不被人罵,誰都逃不過。但你們儒家之所以被罵得最慘,那只是因為你們的名氣忒大。你也不是不知道,越是沒本事的人,罵起有本事的人來就越是兇。道家只因是出世的,不多做事,所以挨罵的機會就少了點兒。你儒家講究個入世,講究個為國為民,幹的活兒最多,所以挨罵也就最多。

朱熹搖頭:可他們罵得實在是太難聽了,我還是跟你在這兒一塊兒研究煉丹吧。

白玉蟾也搖頭:抱歉,你來得太晚了,現在你的儒學根基已經養成,不可救藥的為國為民思想,已經浸入了你的基因中,想逃過萬世辱罵,基本上來說已經沒機會了。我奉勸你明智一點兒,趁早轉身下山,老老實實幹活兒,踏踏實實挨罵,你別無選擇。

朱熹:可我還是想……

白玉蟾劈頭打斷他:還是別想了,你跟我在一起,我幫不了你不說,你反倒會拖累我,搞不好以後我也被人謾罵。拜托,算我求你了,快點兒滾蛋吧……不由分說,白玉蟾強行將朱熹推到門外。朱熹還不死心,隔了幾日又回來,卻發現那小窩棚冷冷清清,空無一人。白玉蟾竟然不知所蹤。時過八百年,一批又一批的歷史學者上天入地,想找到白玉蟾,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這個不知到底是人還是蛤蟆的神秘動物,就這樣神秘地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他失去蹤跡的那一年,剛剛三十六歲,除了留下一本詩集,幾個弟子,根本不曾為這世界做點兒什麽正事兒,所以知道他的人極少,就算有人想罵他,也無從罵起。

朱熹拜謁神秘動物白玉蟾,試圖闖入道家之門,打通儒佛道三家的通道,最終功敗垂成,不久被活活罵死。但他所經歷的這件事,卻成為了一個藍本,讓王守仁抄襲過後,安在了自己的頭上。

馮夢龍著的《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上,是這樣記載的:

明年,授官刑部主事,又明年,奉命審錄江北。多所平反,民稱不冤。

事畢遂,遂遊九華山,歷無相、化城諸寺,到必經宿。時道者蔡蓬頭踞坐堂中,衣服敞陋,若顛若狂。先生心知其異人也,以客禮致敬,請問神仙可學否,蔡搖首曰:“尚未尚未。”

有頃,先生屏去左右,引至後亭,再拜,復叩問之。蔡又搖首曰:“尚未尚未。”

先生力懇不已,蔡曰:“汝自謂拜揖盡禮,我看你一團官相,甚說神仙。”

先生大笑而別。

這段記載,說的是王守仁遊歷九華山,到了一座寺廟裏,發現一個怪道人蔡蓬頭,紈衣百葛,狀若瘋癲。王守仁斷定此道非凡道,當即上前詢問:大師,你看我能學神仙之術否?怪老道蔡蓬頭搖頭:還不行還不行……這話連說了兩次,最後給了王守仁一句:你滿臉官氣,說什麽求仙學道?

這段記載,我們可以十拿九穩地斷定,如果此事不是王守仁自己瞎掰的話,那麽就是他的弟子們瞎掰的。到底是誰瞎掰的不好說,但瞎掰卻是肯定的。

有什麽證據嗎?

有!

虛無世界來的人

斷定一件事是不是瞎掰,並不難,通常情況下,我們是先來查證歷史上是否有這麽一個人,他是做什麽的,有什麽樣的經歷,什麽樣的坷坎,有什麽樣的心路歷程,他的理想是什麽,他追求理想的過程如何,他又是怎樣以他的存在來影響這個世界的。

比如我們說白玉蟾,這個人盡管來歷不明,以一種刻意的低調方式,保持一種刻意的高調招搖,知道他的人,少之又少,但我們卻可以斷定這個人真的存在——不管他到底是只誤喝了丹水的蟾蜍,還是一個大活人故意擺迷魂陣。但他到過許多地方,和許多人交流過,所過之處都留下了零星的記載,而且他本人還留有一大卷本詩書,再加上他的門人弟子,要讓我們相信這麽多的人在偽造一個並不存在的人,而且連個目的都沒有,這很難。

至少,朱熹化名為崆峒山道士鄒訢這事,已經是史學界的共識,都知道朱熹在白玉蟾這裏碰了壁之後,轉而去研究《周易參同契》,最終也沒搞出個名堂。這是史實,所以白玉蟾確曾存在過。

而王守仁在這裏突然搬來一個蔡蓬頭——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人提到過這個蔡蓬頭,此人無爹無媽,沒有幼年,沒有少年,沒有相識的朋友,沒有左鄰右舍。等於是憑空跳入歷史之中,就已經是成年老道了——在此之後,也沒有任何人發現蔡蓬頭,這導致了此人又沒有晚年,更沒有三朋四友,不曾有只言片語留在這個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