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歲月無痕(第2/2頁)

※※※

沒過多久,宋大令又遭了厄運,他被解除了差事,勒令回家閑住聽參。到最後,他沒弄清楚,自己到底得罪了哪路神仙,竟然有人把狀告到田況那裏。雖然沒有證據,但或許告狀的人分量太重,或許他正犯了田況的忌諱,或許不是正途出身,這官就當不牢靠。總之,這個知縣,連一年都沒當滿,就該家裏蹲了。

他有所不知,自己之所以會被田況盯上,是起自王方的一封信。在信裏,王老夫子只是輕描淡寫的一提,便讓田況對宋大令生厭,尋個機會就發落了他。

對於此,陳恪只能驚嘆,王老夫子果真是神仙放屁,不同凡響。不過無論如何,不懷好意的宋大令走了,這是件好事,要不整天提著心,提防他算計,念書都受影響。

新上任的大令,許是專門打聽了前兩任的不同遭遇,因此還算循規蹈矩,沒怎麽擾民。中國的老百姓,有時候要求就是這麽低,只要能讓他安安生生過日子,他就能給你整出花團錦簇來。

因為貢酒事件一折騰,慶歷八年黃嬌酒場的收入沒什麽增長。但轉過年來,成為貢酒的廣告效應,加上去歲無心插柳的饑餓營銷,到皇佑元年年底分紅時,陳恪竟然分得了二百萬錢。而塗家醬油也逐漸被主流接受,現在蜀中幾乎家家都要打醬油,這塊的分紅也有飛速增長,達到九十萬錢,一躍從墊底升為第二,而且未來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蓮花炭方面,銷量也穩步提升,為了滿足市場需求,這兩年,錢炭商收購了本縣的幾家炭場,但沒有石灣村的那家陳氏炭場。

其實陳恪幫助炭場還陽的初衷,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收購大伯家的炭場,出一口胸中的惡氣。然而隨著與大伯家兩個兄弟越來越親近,他心中的執念動搖了……真是老天不長眼,讓那對狗男女,竟有這麽好的兩個兒子,看在大郎和四郎的份兒上,也只能不再理會當初的恩怨了。

誰知他不理會恩怨,恩怨自會上門。因為目標市場與蓮花炭高度重合,陳家炭場在競爭中慘敗,產品滯銷、負債累累……完全是當年錢炭商最悲慘時的光景。

走投無路之際,陳希世只好到縣城,求錢炭商收購陳家炭場。錢炭商知道兩家的恩怨,不敢做主,便讓他去文昌街找陳恪。

看到陳恪家的大宅子,陳希世還當是哪位鄉紳的居所呢?誰知開門的竟然是小六郎。一見到惡大伯,小六郎二話不說,拿起棍子就把他打出去。

陳希世這才知道,原來這竟然是自己弟弟家。不禁又羞又愧,也沒臉再上門,轉回了石灣村。

誰知過了不久,陳希亮中進士的消息傳來。原本就十分後悔的陳老大,徹底悔青了腸子,便遷怒於侯氏。侯氏才不吃他那套,兩人整天打得不可開交。甚至驚動了在外念書的大郎,回來看到家裏被打得一片狼藉,他也沒好臉道:“打出人命來,活著的也得坐牢,過不下去就去官府和離吧。”

雖然在宋代離婚不稀罕,可侯氏那麽大把年紀,是不可能答應離婚的。但兩人怨恨越積越深,已經不可調和,只能相互折磨對方一輩子……

※※※

至於傳富的來福酒樓,利潤增長卻不大,仍在七十萬錢水平。這也沒辦法的,在青神縣這小地方,再高端的酒樓都會遇到瓶頸。另一方面,成都城的貴人們,一直在熱情邀請傳富,到成都去開大飯店,這對夢想著成為天下第一名廚的傳富來說,是個無法拒絕的誘惑。

雖然傳富早已蛻變為成熟的酒店老板,但遇到大事件,他還是習慣於,請師傅幫著拿主意。

於是趁陳恪放假在家的時候,他提著食材找上門去,現炒了幾道拿手菜。然後師徒倆坐在軒敞明亮的飯廳中對桌,回憶其當年的艱苦歲月,都不免唏噓。

“師傅。”傳富蓄起了整齊的唇須,目光也沉穩了許多,他一邊給陳恪斟酒,一邊道:“師傅,咱們認識幾年了?”

“五年了。”陳恪感慨道:“真快啊……”

蜀中難得的下起了雪,門外雪落無聲,掩蓋了歲月的印記……

【本卷終】

第三卷 【望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