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狄青危局(第2/2頁)

※※※

“狄漢臣確實處境堪憂了……”歐陽修的事務也很繁重,好些日子了,才得了半天的假期,叫陳恪劃著船出去,到一處人少的地方陪他釣魚。

聽陳恪講起他的擔憂,歐陽修毫不諱言道:“知制誥劉敞,已經把狄青所有的奇聞怪事羅列出來,寫成了奏章,最後歸納出一個主題——今外說紛紛,雖不足信,要當使無後憂,寧負青,無使負國家。’

“無恥!”陳恪面沉似水道:“怎麽能這麽無恥呢?”

“唉。”歐陽修嘆口氣,甩出釣線道:“其實京中百官,皆有此等擔憂,劉敞不過是把它說出來罷了。”

“老師也有這樣的擔憂麽?”陳恪沉聲問道。

“老夫……”歐陽修定定望著魚漂,搖頭道:“自然相信狄漢臣是忠的。”

“……”陳恪松了口氣,要是歐陽修也不站在狄青這邊,那真是毫無希望了。

卻聽歐陽修接著道:“其實,諸位相公、滿朝百官中,也找不出,認為狄漢臣會造反的。”頓一下,他幽幽一嘆道:“但是你得明白,官場就是這樣,擺在台面上的說法,往往都是用來掩蓋真實目地的借口。”

“這個我懂。”陳恪點點頭道:“就是有人想做掉狄元帥。”

“對。”歐陽修頷首道:“就是有人想趕走他。”

“怎麽就盯上狄元帥了呢?”雖然早就猜到了,但被證實的感覺,很不好。陳恪氣憤道:“他又不是第一個當上樞密使的武將!”

“那些武將,都沒有狄青的戰功大、威望高、年紀輕。何況,現在另一位樞密使王元輔也是武將,自然會引發文官們擔憂……難道這是文臣武將分庭抗禮的開始?”

“狄元帥是平民和武人的偶像,若這樣無過而逐,誰還再為官家賣命?”陳恪冷聲道。

“這也正是他被逐的原因。”歐陽修嘲諷的笑道:“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名者才是好男兒,豈能讓一個武人搶去所有的風光?”

“老師怎麽看?”

“狄青是忠臣加功臣,朝廷要善待他。”歐陽修想也不想道。

“老師準備上書反駁劉敞麽?”陳恪希夷的問道。

“反駁自然是要反駁的。”歐陽修淡淡道:“但是,如今整個官場對他充滿敵意,狄漢臣強留下來又有何用?還不如去地方上,當個節度使逍遙自在,過上些年,朝廷用人,自然會再次想到他。”

“老師……”陳恪的呼吸粗重起來,若非對方是他一直很敬重的歐陽修,陳恪怕是要用魚竿抽人了。

“你是不知道,狄漢臣這四年樞密使,是怎麽當下來的。”歐陽修看看他,見他一臉的憤慨,輕輕一嘆道:“要是換了我,早就主動請辭,離京哪怕當個縣令,也不受這份窩囊氣。”

“我知道……”陳恪輕聲道:“他飽受同僚排擠,朝廷大事,從來沒有他出言的份兒,就連他的下屬,也敢公然挑釁他。”

“對。”歐陽修頷首道:“世人只為功名累,狄青就是名利心重了點。扔了這個官又能怎樣,不就一身輕松了嗎?”

這不是歐陽修在說風涼話,而是宋代士大夫的共同思維,他們做官,講得是順心,這京官做得舒坦,就當下去,不舒坦,便請求外調……反正工資一分不少拿,還能不用早朝睡懶覺。

陳恪想了想,覺著歐陽修說得不錯啊……何況他當年,也是這樣勸狄青的,幹嘛要當那個樞密使?不是自找不痛快麽?

“那老師,準備怎麽辦?”

“我也寫份奏章,駁一駁劉敞。”歐陽修頓一下道:“同時建議官家解除狄漢臣的樞相一職。”

“……”陳恪沉默良久,幽幽道:“老師以為,千百年後的史官,會怎樣寫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