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特立獨行

城北萬壽觀一帶,是陳恪他們負責的災民區域。這麽說有些吹牛皮,因為具體事務都是由官員負責,太學生們只是從旁協助,完成些交代的任務罷了。

因為陳恪有官身,所以便成為了,太學生們與官員之間的聯絡員,每天這個時候,他都會到觀中,向官員匯報災民的健康、情緒以及太學生們觀察到的各種情況,官員們也會向他下達最新的命令。

這天,他剛走到用作辦公的便殿,就聽到裏面傳來爭吵聲,正猶豫著要不要回去,門突然開了,便見群牧司都監韓平氣沖沖的出來,大叫道:“王介甫,你不要太過分了!本官這就把衙門讓給你,我去富相公那裏另謀去處!”

說完,甩開周圍阻攔官員的手,頭也不回的走掉了。

官員們急忙跟了出去,還七嘴八舌道:“這人太傲了,真是狂得沒邊了。”

“才來幾天啊,就要我們都聽他的,這不是鳩占鵲巢麽?”

“就是,我們原先幹得好好的,憑什麽要聽他瞎指揮!”

“看他這下怎麽收場,我看今天就得卷鋪蓋滾蛋!”

陳恪聞言不禁苦笑,裏面這位大哥,殺傷力果然驚人啊。

與官員們相反,他邁步進了便殿,只見吵架的另一方,正端坐在案後翻閱資料,渾若沒有任何事發生一般。

聽到有人進來,那人也不擡頭,只是冷冷道:“怎麽不跟你們上司去,不怕被孤立了麽?”聲音鏗鏘冷冽,十分的提神解困。

“因為我不是他們的人。”陳恪苦笑道:“下官參見簽判。”

那人這才擡起頭來,露出一張有棱有角、眉目分明,絕對稱得上相貌堂堂的臉。可就是……太不注意個人衛生了,臉和脖子明顯是兩個顏色,身上的官袍也顏色發黑,袖口領口都油亮亮的,這在注重儀表的大宋官員中,絕對屬於異類。

不過這個年代的人,想法就是比較奇怪,他這樣‘衣垢不浣、面汙不洗’,世人不以為怪,卻多稱其賢……對了,這個人叫王安石。

當前幾日,第一次見到他時,陳恪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大宋朝第一牛人、藐視天地人神鬼,敢叫日月換新顏的王相公,就這樣不經意的,出現在自己眼前!

在一千年後的中國,只要是念過書的,就沒有不知道,這位被列寧同志稱贊為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在歷史教材裏,他的形象之高大,甚至遠超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恪的觀念中,王相公就算長得不那麽玉樹臨風,也該白脖子凈臉,看上去像個偉人吧。竟然是這個邋遢樣?實在是人不可貌相!

不過又不是娶媳婦,王相公臟點就臟點吧,離他遠一些,熏不著就是了。

這個時候的王安石,已經名滿天下了。他是慶歷二年金榜傳臚,本來閱卷官評為第一的,但因為官家閱卷時,見他文章自然是極好,可王安石用了個典故,叫‘孺子其朋’,叫趙禎感覺不舒服。

這個典故,出自《尚書》,‘孺子其朋,其往’,這是當年周公輔佐自己的侄子成王時,教導國君要誠心地將大臣們當朋友們看……趙禎當時年輕氣盛,自然不喜歡這種口吻,認為這個人不能當狀元,連三鼎甲都不準入,給落到了第四去。

第四就第四吧,反正王安石根本不在乎這個,他一輩子都沒跟人提過,自己曾經中過狀元的事,這不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而是他太淡泊名利了……這從以後的日子裏,可以清晰的體現出來。

宋朝規定,新科進士必須全部外放,甲科進士也不例外。但甲科進士有一個特權,就是在地方做官滿一任後,可以進京參加館閣試,這就是後來明朝庶吉士考試的前身。一經此職,遂為名流,繼而由館閣為兩制,由兩制及兩府,可謂一條青雲直上的快車道。

換了誰,得到這樣的機會,都得牢牢抓住。何況王安石在科舉時,還‘被第四名’了,在所有人看來,他將會借此機會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狀元之才,然而王安石偏偏連名都沒報,繼續在偏遠山區當他的知縣。

這一年,王安石二十五歲。

王安石也因為這次不同尋常之舉名聲鵲起,加之他為官清廉、頗有政聲。三年後,已經升任舒州通判的王安石,又得到了宰相文彥博的賞識,認為他這人能力出眾、政績卓越、品德高尚、淡泊名利,舉薦他入京為官……想想蘇洵同志的求之不得,便知道這是多麽難得的機會。

官家便召王安石入京考試,要稱一稱他的斤兩,看看到底有沒有宰相說得那麽好。但是王安石又拒絕了,他在給皇帝的《乞免就試狀》中說到,文相公說我這個人淡泊功利,這是謬贊了。事實上不是這麽回事兒,而是我家裏經濟條件太差,上有祖母、母親需要贍養,下有一幫孩子需要撫養,中間還有弟弟妹妹要成親,全靠我一個人的工資。如果在京城的話,物價太高,花銷太大,根本頂不住,希望朝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