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殿試(下)(第2/2頁)

展開這份試官擬定的狀元卷,趙禎先看了看詩,然後翻到重中之重的《民監賦》上。只見這份考卷的破題是:‘天監不遠,民心可知。’皇帝一下子就沒了好心情,邊上的胡言兌不禁吐了吐舌頭,心說犯了官家的大忌了。

看到這一幕,宋祁登時手腳冰涼,看來這次的馬屁,拍在馬腿上了。

果然趙禎把這份卷子擱到一邊,去拿下一本,打開一看,還是那種犀利的文字,眉頭不禁微微皺起。再看一本,還是。忍住氣,又翻了幾本,都是一個鳥樣,趙禎終於忍不住道:“本科的卷子,都是這種言官腔調麽?”

這就是趙禎不喜歡這些文章的原因……這一年裏,為了立儲之事,他被各種勸諫、苦諫、諷諫、死諫,搞得死去活來,以至於一看到這種義正言辭的文章,就頭大。

二位詳定官趕緊上前請罪,宋祁解釋道:“微臣以為,這些文章才氣縱橫,有少年之鋒銳,正是朝廷緊缺之新血。”

“劉愛卿也是這樣想的麽?”趙禎看看劉敞道。

“微臣確有不同意見。這又不是直言極諫科,而是選拔未來宰輔的進士科。”這時候救場第一,至於宋祁的面皮會不會太難看,就不是劉敞關心的了:“微臣竊以為,還當以文字中正平和為上。至於這些言辭誇張的考卷,縱使才氣再高,也不當給以顯名。”頓一下,給出他的理由道:“這些未入仕途的年輕人,知道多少內政外情?就誇誇其談,批評起國君國政來,此風實在不宜助漲。”

“那,你為什麽同意宋卿家的排序?”趙禎的臉色緩和了些。

“微臣敬重宋侍郎,認為這樣排序也無不可。”劉敞道:“不過微臣在閱卷時,倒也挑了幾份文采斐然,頗為大氣的文章,排在十名之後。”

“呈上來。”趙禎招招手,劉敞便將他中意的幾份卷子,呈到了禦前。

趙禎拿起最上面一份,直接找到《民監賦》,便見開篇破題是‘運啟元聖,天臨兆民,監行事以為戒,納斯民於至純。’臉色便徹底緩了下來。當他讀到‘運啟元聖’時,動容嘆息曰:“此謂太祖。”讀至‘天臨兆民’,嘆息曰:“此謂太宗。”

讀‘監行事以為戒’,嘆息曰:‘此謂先帝。’至讀‘納斯民於至純’,乃竦然拱手曰:“膚何敢當!”說完便拍板道:“此賦雖不切題,然規模甚偉,自應作狀元。”

官家欽定,這還有什麽好說的?於是眾考官齊齊行禮道:“恭賀官家得真英才!”

趙禎笑笑,又看了幾份,道:“就依劉卿家的名次排,這個‘虭’字號的卷子第一,‘磼’字號第二,‘抶’字號第三。”他畢竟是個‘上下順也’的皇帝,又看向一臉尷尬的宋祁道:“後面的名次按照宋卿家排定的。”

“遵旨。”眾考官齊聲應道。

於是當場拆開試卷彌封。便見第一名是眉州人陳恪,第二名是建州人章衡,第三名是曹州人竇卞。

這時候問題來了,只見那狀元陳恪的名字邊上,寫著個‘官’字,這是有官人的意思,按照規定,有官人不得為狀元,以示朝廷對平民士子的照顧。

只能落到榜眼,原來的榜眼章衡為狀元。

三鼎甲後,傳臚是羅愷,之後是鄭雍、朱初平、呂惠卿、蔣之奇、蘇軾、曾鞏、章惇、朱光庭、曾布、林希、史元道、王韶、梁燾、蘇惟賢、蘇轍、劉元瑜、鄧綰、宋端平、陳愉、郟亶、張載……

五郎落在了三甲,不過看看和他同在三甲的程顥,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呢?

但這並非最後的名次,因為還有一次針對前十名的面試,又叫小傳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