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八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2/2頁)

“你確定要用十天時間,修一個碼頭?”王罕瞪大眼道。

“這種事能開玩笑麽?”陳恪嘴角掛起一絲苦笑道:“老伯不放心,我可以立軍令狀。”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王罕笑道。

※※※

拜了碼頭之後,陳恪便趕往邕州,會見此次出兵的主將楊文廣。楊文廣的樣子基本沒變,只是鬢發染白,顯得老了一些,不過仍然豪氣幹雲,雄壯不凡。想必楊懷玉在家書中,沒少提及陳恪的事跡,因此老將軍見到他格外親切。

在中軍大帳中設宴款待陳恪之後,兩人轉到後賬說話。

“雖然對官家、對相公們,對範夫子都說,肯定不打仗。”陳恪被灌得臉發紅,但神志十分清醒道:“但是,軍隊要是也這麽想,肯定要全軍覆沒的。”

“哈哈哈……”楊文廣捋著老腮胡子,放聲大笑道:“仲方多慮了,老夫南征北戰四十年,焉能不知這個道理?”說著壓低聲道:“別處不打,特磨寨也一定要打吧?”

“那是當然,想唬住大理人,就得立威。這一仗不僅得贏,還要贏得脆,所以我才指明了要老將軍帥本部出馬。”

“那就對了。”這馬屁拍得老楊很舒坦道:“你就瞧好吧。”

當範鎮抵達的桂州後,楊文廣已經點齊了所部三萬大軍,準備輕裝進發了。

範鎮範夫子,雖然是個地道的書生,但擔此主帥重任,也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出發前,他反復詢問楊文廣和陳恪等人,是否準備妥當。唯恐哪裏出了紕漏,壞了朝廷的大事。

“我聽聞為了輕裝。”問來問去,還真被他發現問題了:“軍隊不帶炊具不做飯,那讓將士們吃什麽?”

“好叫主帥知道。”楊文廣的樣子基本沒變,只是鬢發染白,顯得老了一些,他笑道:“這西南到處是山,行軍根本沒法攜帶輜重,這些年來,孩兒們早就養成了隨身攜帶幹糧的習慣。這次雖然水陸並進,有的是地方放給養,但行軍打仗,真沒有更方便的吃食了,所以我們還是只帶了‘狀元面’。”

“狀元面?”範鎮好奇道:“那是種什麽面?”

楊文廣笑道:“是當年跟隨狄元帥剿滅儂智高時,陳狀元發明的一種炒面。起先我們叫恪面,才剛改叫狀元面。”說著命人取了一根‘腸布袋’來道:“這個布袋也是當年陳狀元發明的。是用白布縫制而成,又細又長,跟馬腸子十分相似,我們就叫它‘腸布袋’。把炒面裝在這腸布袋裏,兩頭系在一起,步兵就背在膀背上,騎兵可拴在鞍架上。”

說著他解開腸布袋的一頭,倒了半碗炒面,又倒進去半碗水,用小勺調成稠粥裝道:“請主帥品嘗。”

範鎮便依言,用小勺舀一口放進嘴裏,咂巴兩下,不禁點頭稱贊:“這炒面還挺好吃呢,不知如何制法?”

“制法很簡單:把小米、大豆、黑豆、大米等各種軍糧碾成面粉,摻勻後炒熟,再拌一些油和糖,就成了。餓的時候兌些水,攪拌勻了吃下去,十分解餓。若是行軍太急,還可以直接吃下去,然後喝點水就成了。”楊文廣答道:“這樣一袋糧食可以吃八九天,每人隨身帶四條腸布袋,足夠走到繕闡府了。”

“不錯不錯。”範鎮滿意的點頭道:“能省不少事。”又問道:“正值六月,暑熱難當,又有瘴毒,如何防範?”

“這也不用擔心,士兵們都備有丹藥,也是當時陳狀元給我們配制的,這些年來一直在用,效果好極了。”

“陳仲方還真是個有辦法的家夥。”範夫子服氣了。

既然準備妥當,大軍即刻開拔。其實範鎮的心裏,是七上八下的……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是多麽的困難啊!現在自己就要去面對那些兇狠野蠻的蕃夷,還不知會遇到什麽樣的情形呢……